兴宁市人大常委会强化监督突出破解民生难题

26.11.2014  12:20

  今年以来,兴宁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监督和支持并重,创新开展人大工作,作出重大事项决定5项, 开展重点项目视察5次,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540人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0篇,帮助挂钩村群众解决民生问题6个。

  ●本报记者  钟智跃

  特约记者  黄佑鹏

  通 讯 员  巫东海

  主动服务发展大局

  “人大是二线领导机关,到人大工作就是退居二线了……”这种 “二线”思想和“到站”思想,在人大机关干部中或多或少还存在。这是兴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为此,兴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一方面抓学习教育,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深化机关干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另一方面,从行动上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今年来,兴宁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审议兴宁市政府提请的重大事项议案,作出了同意扩大城区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决定、关于同意兴宁市南部新城土地征收储备项目融资的决议等5项决定决议。组织人大代表视察了兴宁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教育创强工作情况等,组织开展了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共提出23条审议意见。另外,主动承担重点项目工作。部分人大常委会领导还负责该市神光山郊野公园项目、产业转移园征地拆迁等工作,积极投身于实体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容提质工作。人大常委会主动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分别对城市公交运输、医疗改革、议案建议办理等内容进行专题调研,全年共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0篇。

  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监督“一府两院”是人大常委会的法定职责,兴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增强监督实效作为重要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发现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比如,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发言时,谈成绩多,谈问题少,缺乏事前深入调研,建议过于笼统,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又比如,人大视察组有时在视察后缺少主动跟踪督办,对落实情况掌握不及时。”兴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何建元表示。针对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至今年11月,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修订完善了《兴宁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督办办法》《兴宁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等制度,着力强化事前调研和事后督办。

  今年4月,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还启用电子表决器进行表决。“使用电子表决器破除了以前举手表决时的思想顾虑,会议的民主味更浓了。”一位机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十多项表决内容可以在一两分钟解决,用时短,效率高,会风越来越好了。

  密切联系代表选民

  “试点设立镇街人大代表工作室,创新代表与选民联系方式,积极收集选民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选民的监督。”这是兴宁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年度工作任务。龙田、坭陂两镇被选为创建工作试点镇,并且在上半年完成了创建工作。目前,兴宁市在推广两个试点镇创建经验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市20个镇街已全部设立人大代表联络室,并形成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兴宁市人大常委会重视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工作。今年3月份通过了《兴宁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暂行办法》,规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同市人大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听取和收集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每人每年联系5名以上市人大代表”等细则。据了解,制度实施以来,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共联系人大代表540人次,收集到代表和群众的意见28件,帮助挂钩村群众解决民生问题6个。此外,今年2月份起,人大常委会会议每次都邀请3至5名市人大代表列席,直接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