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欲打造超50亿元主导产业 机电业期待重振雄风
完成细小的工序,工人需要非常细心。 何森垚 摄
厂房里认真工作的工人。 何森垚 摄
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用工效率。 何森垚 摄
“如山如海闹盈盈,处处灯光庆太平。火树银花真不夜,小南京似大南京。”清末诗人杨家彦的诗句,道尽了兴宁市当年的繁华景象。
改革开放之初,无论是商贸还是工业,兴宁市都曾“霸气”十足,遥遥领先于珠三角地区,博得“广东工业十强县”等美称,尤其是支柱产业机电产业最为发达。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小南京”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
据统计,兴宁市现有67家机电企业,但规模以上企业仅有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少之又少,这个比例与广东其他后起之秀都有不小的差距。兴宁机电产业因何衰落,接下来又将如何重振雄风?
现状
错失良机 转型升级缺乏战略
历史的遗留问题还在困扰着不少企业。在管理上,部分企业沿用老国企式管理,安于现状,竞争意识不强,不愿对较为落后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和产品优化,缺乏竞争力
兴宁市的工业起步较早。1960年到1990年间,兴宁更是雄霸“广东工业十强县”的宝座长达30年之久。作为兴宁传统优势产业,机电制造业也曾显赫一时,1985年的兴宁农械厂、纺织机械厂等6个骨干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646.56万元。
然而,随着国企改革进程和民营化步伐的加快,机电企业经历了转制和转型的阵痛,出现了低潮期。而兴宁的机电产业也倒在最辉煌的时刻。
有专家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兴宁的机电行业基础雄厚,当许多企业被迫转型升级、进行技改的时候,兴宁机电企业还有利可图,未能及时抓住转型和转制的机会。当后来的民营企业、股份企业发力时,兴宁已经措手不及。
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广东工业十强县”的荣光逐渐丧失,昔日威风八面的纺织机械厂、通用机械厂等工厂都经历了倒闭、兼并的命运。回忆起往日的荣光,一些工业系统的老干部痛心地说,转制赶不上、技术赶不上、管理没跟上,兴宁的机电行业再无优势可言。
至今,历史的遗留问题还在困扰着不少企业。如金雁电工土地至今产权不明晰,导致贷款融资难。此外,在管理上,部分企业沿用老国企式管理,安于现状,竞争意识不强,不愿对较为落后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和产品优化,缺乏竞争力。
近年来,兴宁的机电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遭遇瓶颈,远远落后于全国同类区(县)的发展速度。比如,与江门市新会区相比,新会30年前工业基础几乎是一片白纸,远不及兴宁;但如今,新会的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已有130家以上,兴宁再难望其项背。
数据显示,虽然2013年兴宁市有67家机电企业,但机电产业总体规模相对偏小。其中,年产值4亿元以上的大型机电企业仅有金雁电工1家,占机电企业总数的1.5%。而年产值300万以下的微型机电企业47家,占比70.2%。
由此可见,兴宁市的机电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缺少中型偏大规模企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企业、大集团,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之处。同时,自主品牌受到知名品牌在价格、定位的挤压,随着全球经济下滑、人工成本上涨等变化,工厂可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者,寥寥无几。
2008年,兴宁电机厂由广东鸿源集团接管,更名为广东鸿源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转型升级后的鸿源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2008年2000万元的产值到2014年增长到1.2亿元,成为省级先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然而,鸿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冯伟权还是烦恼不断,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用工问题。冯伟权向记者算了一笔账:2008年一个技术工月薪是1000多元,现在是3000多元,人工成本翻了3倍。虽然薪资上涨幅度在正常的范围内,但产品的价格却没有多少提升,给企业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用工问题还不止于此。“更让人头疼的是,给了钱也招不到人。”冯伟权告诉记者,受本地环境、就业观念影响,一线工人特别是熟练工、中层专业工人逐渐出现招聘难、留用难的困境,高学历的技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小富则安 创新不足制约发展
探因
部分企业还在延续家族式经营管理的方式,受传统思想观念制约,安于现状,缺乏做大做强的信心和气魄,宁愿“吃老本”。企业缺乏长远的规划,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意识自然不够强,发展也容易遭受瓶颈
1985年,在广州举办节能展览会上,一台美国生产的马达节电器让兴宁电器厂厂方代表刘绍聪特别感兴趣。当他提出合作时,却遭到美国专家的冷眼相对。
回到兴宁后,刘绍聪下决心要进行研发。但在提出“借钱”科研时,受到不少人的反对。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绍聪一脸苦涩地说:“创新意味着要投入,大家都害怕借钱。”
30年过去了,刘绍聪今年75岁了。兴宁电器厂成了广东南丰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当年的技术员成了公司的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刘绍聪几乎见证了兴宁机电行业的盛衰。
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是,缺乏创新的现状并没有明显改观。目前,除少部分机电企业采用电脑化、自动化生产外,较大部分仍采用手工或半自动化生产手段,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在管理上,部分企业还在延续家族式经营管理的方式,受传统思想观念制约,安于现状,缺乏做大做强的信心和气魄,宁愿“吃老本”。据当地行业人士透露,小作坊式企业并不在少数,其中年产值在百万到千万元之间的不下数十家。
“创新本身是一件冒险的事,需要一定的成本,所以很多目前经营尚可的企业便选择了维持原状。”专家指出,这与经营者小富则安的心态不无关系。企业缺乏长远的规划,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意识自然不够强,发展也容易遭遇瓶颈。
作为成功转型的典型,广东南丰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绍聪深感创新的重要性。他表示,盲目扩张业务不如苦修内功,争取提高产品质量,让采购商自动上门。企业创新意识不足也直接导致创新人才的缺乏。一些企业曾引进过一些高层次人才,但最终因为企业的理念陈旧、人才氛围不足,还是没有留住人才。
目前,兴宁机电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在20%—30%之间,离45%—50%的理想配置有较大差距。高端人才主要以“产学研”形式进行技术引进,中、高级专业人才主要外聘,对“外来”科研依赖性过大。随着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流动性大,高端人才难引进,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谈及高端人才,冯伟权向记者“大吐苦水”: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科研的瓶颈。他们公司现有员工250人,但高级工程师仅2名、工程师20余名。“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是年产值的5%,也就是600万元,但是出钱还得有人干才行”。
兴宁市委书记陈略宇也坦言,“专业人才是目前兴宁工业最大的瓶颈。”
专家表示,在产业集聚上兴宁有着较好的基础,但还缺少有效的整合。如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合作意识,产品配套率、关联度不强,本地配套率不到30%,尚未形成联系较为密切的机电产业集群,机电产品核心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大部分依靠进口或从珠三角购买,导致企业物流、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下降。
令人担忧的还有行业氛围。有行业人士表示,部分经营者急于求成,为了尽快提高市场占有率、争夺客户,往往采用亏本经营的方式获得客户青睐,这样容易导致恶性竞争,不利于长远发展。
出路
培育人才 “组合拳”重振工业雄风
机电产业呈现出向好的发展势头,2014年其增速达到35%。今后将通过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资金扶持、品牌培育,重振工业雄风
虽然往日的光环已经渐渐淡去,但是不管是梅州还是兴宁市委、市政府都没有放弃过。近几年,兴宁把工业的发展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兴宁重点围绕发展壮大机电制造、电子等主导产业,争取引进与广梅产业园和兴宁现有工业园关联度高的产业项目,形成产业链条,促进园区之间优势互补格局。
日前,梅州市委书记黄强在兴宁调研时指出,工业经济是兴宁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求兴宁市明确发展目标,依托发展优势,全力做强机电、汽车等主导产业,做大工业总量、提升工业质量,重振兴宁工业雄风。
陈略宇表示,机电产业是兴宁的传统产业,有着技术、市场的雄厚基础。在前一轮转型和转制的机遇,虽然错过了“早班车”,但所幸为时未晚。迎着国家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全国小水电升级改造等机遇,兴宁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深入机电企业,严谨调查现状、查找问题,反复研讨对策。
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当地企业带来海外市场的机遇,有不少企业纷纷“走出去”,将产品推广到东南亚、泰国等地。机电产业呈现出向好的发展势头,2014年增速更是达到35%,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兴宁还拥有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家梅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在陈略宇看来,机电制造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培养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下一步将依托兴宁技校和兴宁职校,建立健全技校职校人才定向培养机制,加强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大力实施“引智强企”活动,为突破企业生产技术瓶颈等困境提供人才支撑。
在《2015年兴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产值超50亿元的主导产业”。为了重振雄风,兴宁市打出关键的四招——
第一招是“产业集聚”,通过主动融入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强招商引资,壮大机电产业;同时加快建设商贸物流城、机电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形成互动发展。
第二招是“技术创新”,引导、扶持机电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开展“两化”融合和“互联网 ”建设,组建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第三招是“资金扶持”,以政府参与的创业投资基金为主导,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合作,落实科研、税费、利率等优惠政策,加大对机电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第四招是“品牌培育”,引导企业增强品牌创建意识,利用专业展会、行业交流会等形式,大力培育、推介机电产品品牌,鼓励、扶持广东鸿源机电、南丰电气、云山汽车等机电产品的企业做大做强、提质创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为推动规上企业和重点项目更快见效,兴宁还提出建立“绿色通道”的思路,将工商、国土、住建等17个单位将进驻到办事窗口。该市将对规上企业、重点项目进行VIP认定。被认定为VIP企业或重点项目,投资审批等问题将通过“绿色通道”,由同一个窗口受理、办结,高效、便捷。
案例
南丰电气公司:
咬牙转型华丽“转身”
日前,由广东南丰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提供的价值近700万元的自动化水电控制系统,在西藏林芝建成投入使用。这只是南丰产品的一个应用,凭借高科技,南丰的产品远销售至巴基斯坦、土耳其、缅甸、泰国等多个国家。
但有谁能想到,20年前,南丰公司曾因产品落后遭遇“清退”的危机。作为兴宁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南丰的故事或许能有启发。
1996年,刘绍聪举债40万元,在东风市场租赁了场地,创办广东南丰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然而,在创业之初,南丰就收到常规产品即将被淘汰的通知。
是转型,还是转产,还是宣告倒闭?1998年,刘绍聪毅然放弃常规产品,选择转型升级。虽然前期的投入巨大,但2000年公司全部主导产品都实现了电脑化,到2004年南丰已经收到丰厚的回报,实现销售收入3009万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为2016万元,占总销售额的7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刘绍聪反复告诉记者,产品质量上去了,自然会有采购商上门。从模拟调节器、机械控制器等“淘汰产品”,到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NF2000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荣获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WKL系列微机励磁装置,效益成为最好的证明。
到2014年,南丰实现年产值1.2亿元。时至今日,刘绍聪更加重视科技的投入,每年投入8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
此外,在人才的运用上,南丰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首先是借助“外脑”,南丰和华南理工大学、嘉应学院形成“产学研”合作,借助“外来”专业力量科研,目前在南丰“智库”里的专家就不下40名;其次是提高待遇,南丰一度有高技术人才买房的传统,时至今日,有意愿在兴宁买房的人才,依旧给予50%的购房补贴;再次是人才培养,大胆放手让“新人”带课题。
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通讯员 钟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