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籍老红军张金:他长征走了三四万里

07.10.2016  12:34

▲1940年张金在山西

【人物简介】 张金,1915年出生,兴宁市永和镇黄塘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4年入党,同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看护长、中央红军军医、主任医师、所长、队长、晋绥卫校校长、晋中军区卫生部长。后任山西军区后勤部长,山西省文教部副部长,山西省军区党委委员,山西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山西省省委委员等职。2013年3月8日因病逝世,享年99岁。

  ●陈作新

  引言:1985年,年过古稀的红军老军医张金,特地从山西太原回到家乡兴宁参加中共兴宁县委举办的党史资料征集座谈会,为大家讲述了长征中一个个惊险、精彩、感人肺腑的故事。

  抬着X光机走向长征路

  1933年1月,组织上把张金从江西会昌六祖寺粤赣军区医院调到瑞金中央红军卫生学校学习。1934年10月,还没有学完全部课程就开始走向长征。他们从瑞金朱坊村出发。开始时,他们负担很重,三个班的同学(当时张金是三班班长,一班长是林跃恒,二班长是王文清)按上级要求轮流抬着附属医院的一台笨重的X光机行军作战。首先在江西信丰县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紧接着,在湖南汝城、宜章县冲破敌人的第二、第三道封锁线。这台X光机是头一年党中央通过地下党组织从厦门购进到中央苏区唯一的一台重要医疗仪器,据说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时是放进棺材里才抬到苏区的。同学们都把它当作宝贝一样保护、爱护它,到宜章后才按上级命令把它埋到土里。在掩埋这台X光机时,全体同学恋恋不舍,含着眼泪挥锄掩埋,埋好后还深情地敬了个军礼,好像在掩埋牺牲的战友。在冲破三道封锁线后,三个班的同学分到前线部队去当实习医生搞救护,张金被分到五军团十三师三十九团三营卫生所,直到与四方面军会合才回到中央卫生部重新学完课程。

  危机四伏  敌情频现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奇迹。每次行军、战斗,张金他们卫生队的主要任务是打扫战场,处置伤病员。常常部队出发了,战地伤员救护工作还结束不了,不是在单独执行任务中遇到险情,就是跑步拼命追赶队伍。一次在湖南通道县境内,敌人将我军一名姓李的排长打成重伤,董营长命令张金和营文书以及三名担架员把伤员抬到群众家安置,当完成任务后部队已经走远了。张金他们五个人追赶部队时,因敌人追堵紧急,队伍改变了前进的路线,但他们不知道情况,仍然朝着旧的前进路标走,那时敌人离他们只有一、二百米远,因树木阻挡才未被敌人发现。幸运的是恰好碰到我军的一名侦察员,他问张金是哪部分的,张金告诉他后,他说他们的部队已翻过大山走了,催他们赶紧追赶部队,于是他们跟侦察员跑步翻山,摆脱了险情。

  代价最大的一次冲破封锁线的战斗是湘江战役。一方面军从苏区突围时有近九万人,突破湘江后只余下三万多人,五军团损失大半。五军团是后卫部队,每天都与围追堵截的大小股敌人战斗,战斗救护任务十分繁重。卫生所仅有三个同志,除了对伤员进行包扎外,还要负责对重伤员的安置。在抢渡金沙江前一天,在离蛟平渡口八九十里的地方,大家准备好了夜行军的火把,连夜赶渡金沙江。可是尾追他们的敌人先头部队与我军前哨接上火了。军团领导在下午五六点钟动员部队全体人员,包括卫生后勤人员全部上前线阵地,与敌人一拼到底,过江与大部队会合。这一天动员令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勇气和斗志,大家顽强奋战,一股脑地把敌人打垮了。敌人退了二三十里,他们转过头来连夜抢渡金沙江,到次日早八、九点钟我军已安全过了江。渡江这一天,他们三人一天一夜没有顾得上吃饭,若不是守渡口的部队给了碗饭吃,恐怕他们过江后连山都上不去。

  “大雪山上董军团长救了我”

  抢渡大渡河以后遇到的是翻越大雪山。夹金山是最高的大雪山,它海拔4900米,比雪线还高出1300米。在山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寒冷难忍,行军队伍又饿又渴,渴了以冰雪解渴;饿了就以炒面充饥,体弱的同志或有病的同志都爬不过这座雪山。张金说他算是身体比较好的青年,但是由于山高空气稀薄缺氧,离山顶四五百米时出现了气短、呼吸困难、头晕走不动、面色苍白的高山反应,从最前面掉到军团部后面。幸运的是碰到了军团长董振堂,他见状,马上扶张金骑上马背。但是,由于张金不会骑马,加上山路崎岖,没走多远就从马背上跌下来。董军团长把张金扶起来后,取下他的背包挂在马背上,又要替他背医药箱。医药箱是每个卫生员的重要工具,必须视为自己的生命,并且时时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张金死也不肯把医药箱取下,并向董军团长说明了理由。于是他又教张金拉着马尾巴,并用一手托着张金身上的医药箱走了四五百米,艰难地走上山顶。所以张金一直怀念在又冷又饿、饥渴难忍的艰难时刻,党和毛主席培养出来的爱兵如子的老首长董振堂军团长。

  艰难三过草地

  吃完三双草鞋

  部队进入西康藏民地区,那里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到处是淤泥,人若踏进去会越陷越深,甚至陷到腰部根本不能自拔。第一次过草地走到茫茫草原中间,由于张国焘分裂不随中央北上,把左路军和右路军属于红四方面军的部分部队拉回到四川天全、芦山一带,准备南下折回到阿坝地区。行军途中由于缺少粮食,部队好几天完全是靠吃野菜(实际是野草)、吃皮草鞋(用牛皮割成草鞋样穿着走路的)、吃皮带(生牛皮割成的皮带)充饥维持生命。张金吃了三双草鞋、一条皮带和一些野菜才渡过三天的饥饿难关。后来张国焘虽然撤销了自立的伪中央,但他仍以打通国际路线为名,把七八万人的南下部队中的三万人领着西进,结果三万人在西进中损失殆尽。由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在返回北上时,张金又跟着部队过第二次草地。左路军南下打到天全、芦山后,蒋介石和四川军阀以大于许多倍的力量围攻左路军,于是红军部队又退回到西康省罗霍、甘孜县与二方面军会合,使大部分部队都在西进中损失了。在第二次过草地时,左路军总结了第一次过草地的教训,作了较充分的准备,所以过草地除经受了自然环境的艰难困苦外,减少了饥饿之苦,算是比较少的吃了点苦头。但是茫茫大草原毫无人烟、树林,这天然险地对人们威慑还是很大的。由于张国焘搞分裂主义,左路军三次过草地,直至1936年10月才到达甘肃会宁,与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因此,张金说他跋涉过的长征之路实际是三四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