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设的密码真的很好猜

02.06.2015  02:01

超过80%的网民不注意定期更换密码,近80%在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说的是你吗?大家还记得5月初的《调查|你设密码的方式很好猜,不信你看》吗?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这不,在今天开幕的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调查结果公布啦。快来看看你的答案(尤其是账户密码)是不是也够安全吧~

编辑:贾钊 刘彤

多少小伙伴参与了调查?

截至5月25日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54,591份。调查对象男女比例接近6:4,年龄为7至60+,常驻地区覆盖我国31个省区市。报告由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编写。

81.64% 的网民不注意定期更换密码,其中遇到问题才更换密码的占64.59%,从不更换密码的占17.05%。

75.93% 的网民存在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问题。其中,青少年网民(7-19周岁的网民)最为严重,达82.39%。

44.42% 的网民使用生日、电话号码或姓名全拼设置密码,青少年网民占比更高,达49.58%。

21.21% 的网民在使用存储介质(U盘、移动硬盘)前不进行病毒扫描。

62.08% 的网民离开时不锁定计算机,51.51%的网民不设开机密码,不备份个人重要文件的网民占54.95%。

83.48% 的网民网上支付行为存在安全隐患。其中,42.55%的网民使用公共计算机网络支付后没消除上网痕迹,38.96%的网民使用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

4.04% 的网民在进行网上支付时向他人透露过支付验证码。

80.21% 网民随意连接公共免费wifi,其中45.29%的网民连接公共免费wifi浏览网页并使用即时通信工具。

71.68% 的网民使用过正规网站或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下载手机应用软件。

46.31% 的网民在遇到广告宣传中有二维码时“偶尔扫,担心不安全,但不知道怎么确认安全”。

40.3% 的青少年网民对二维码“经常扫,不考虑是否安全”。

66.98% 的网民认为“本人保护不当,自我保护意识太差”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主要原因。

62.12% 的网民将个人信息泄露归因为法律缺失或管理疏漏。

55.18% 的网民曾遭遇网络诈骗,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的仅占12.35%。60岁以上的网民“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比例达34.08%。

90.95% 的网民对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其中,“了解一点”的占42.73%,“不了解”的占48.22%。

不及格怎么办?

看了这些数据,你觉得自己上网习惯是足够安全的吗?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举办就是为了给大家充电的。本届宣传周设立了金融日、电信日、政务日、科技日、法治日、青少年日等主题日,并开展公众体验展、“讲述身边的网络安全故事”文章和微 视频 征集展映、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专题讲座、金融网络安全知识讲座、网络安全知识进万家等活动。6月1日至3日,公众体验展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奖品多多,值得一去(详见“我报道”上周五的“剧透贴”,也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提取)。

【彩蛋1/7】

从今天开始,“我报道”将在宣传周期间向大家推送官方推荐的7大安全上网秘籍。组委会还专门做生动直观的漫画和顺口溜方便大家记忆对应的安全隐患。集齐7条,召唤更强大的你。今天带来的是第一条: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秘书长陈晓桦 建议:密码中要有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要加上数字和其他符号,比如加、减、逗号、标点等,而且最好是交叉组合的。也可以用一些成语或者诗句,然后把个别字换成拼音字母加上大小写。举例:一言难尽。“一”可以写成阿拉伯数字1,言用Y代替,最后再加个问号叹号之类的。还要注意的是,不同网站一定不要用相同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