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地下“藏毒”数万吨两上市公司或为“元凶”

28.09.2015  12:45
举报人周建刚带领工作人员入驻养殖场后,第10天全身皮肤出现严重病变:皮肤硬化、溃疡、瘙痒。

  羊城晚报记者 杨辉 实习生 欧楚欣 9月25日晚18时,环保部主管的《环境保护》曝光称,江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江苏××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在当地靖江一个养殖场地下非法填埋危险废物数万吨,危害物填埋区深入地下“两到三层楼深”。

  《环境保护》是环保部的工作指导刊,其同时表示,此事在江苏靖江当地已经引起轩然大波,举报材料基本属实,江苏靖江市环保局已拉起警戒线,避免不明真相的群众接近。

  据了解,靖江环保局此前已将样本送至相关部门进行检测。9月11日,该局根据检测结果,认为该案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并已按国家相关规定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截至目前,靖江市公安局尚未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1、入驻养殖场十天皮肤严重病变

  《环境保护》曝光的“地下藏毒”情况由实名举报人周建刚举报,其祖籍江苏泰兴,现居云南省。

  云南省凤庆润宁养殖实业有限公司的周建刚于2015年2月18日花了230万元,购买了位于江苏省靖江市马桥镇侯河村八圩组靖江市华顺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并在马桥司法所进行了公证,合同于2015年5月30日生效。

  “因该养殖场原负责人唐满华已去世,合同是与原养殖场负责人(已故)唐满华的妻子、儿子签订的。”周建刚称。

  2015年3月5日,周建刚带领工作人员正式入驻养殖场。在入驻后的第十天,周建刚全身皮肤出现严重病变:皮肤硬化、溃疡、瘙痒。上海某医院确诊结果为皮肤病变的主要诱因是生活环境中存在化工污染源刺激,从而导致免疫力突降引起的皮肤症状。随后周建刚开始调查养殖场污染情况。

  “整个养殖场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追踪味道的方向,在养殖场的东南边发现一个深坑,坑中有油状物,并伴有浓烈的刺鼻气味。”周建刚称,用4米长的钢管进行探测,发现其深度在4米以上。

  有环保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他,油状物可能是化工废弃物,而且在深坑周围的地表下很可能都填埋着化工废弃物。为查证,周建刚自制打孔工具(洛阳铲),对养殖场进行打孔取样。

  “整个养殖场的绝大部分地表都被混凝土覆盖,混凝土厚度大约为25-30厘米,混凝土之中有钢筋笼做支撑。”周建刚举报称,而在混凝土地表之下,20厘米左右是废弃物与泥土的混合物,20厘米到2.5米左右是纯的黑色淤泥状废弃物,2.5米到2.8米是泥土层,2.8米以下到4.5米又是纯的废弃物。

   2、填埋废弃物总量或有几万吨

  周建刚走访周围居民,与化工厂工作人员了解,摸清了养殖场废弃物来源始末。

  养殖场的前身是靖江市侯河石油化工厂,该厂已于2013年9月24日注销。法定代表人唐满华2014年死于鼻癌,鼻癌史为9年。周建刚怀疑:“鼻癌的诱因很可能是长期生活在养殖场内,呼吸含有致癌物质的空气导致的。

  周建刚在养殖场废弃的档案柜中发现:2003年10月2日长青与化工厂签署的《协议书》、大量日期以2002年1月开始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多张载明加工费的《发票存根联》、《江苏省危险废物交换、转移申请表》。根据上述材料得知:早于2000年左右,两家上市公司先后与化工厂签署协议,处理两家公司的危险废物。从2000年开始填埋,迄今已有15年。

  当初参与填埋的老工人告诉周建刚:“整个养殖场范围内的填埋深度有两到三层楼深(即6-9米),填埋的废弃物总量大约有几万吨之多。

  周建刚认为,两家上市公司为降低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在明知这家化工厂不具备处置危险废物能力的情况下,与其签订了相关的危险废物处置协议。而化工厂不具备处置危险废物的能力,只能通过填埋的方式来处理危险废物。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