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养生四重点 小心7种病找上门!
秋天养收,春天养生,夏天养长,冬天养藏。《内经》早指出了养生与自然变化的紧密联系。只有适应了自然气候的变化,才能真正做到益寿延年。夏末初秋,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变大,身体和肌肤都需要额外的呵护。秋燥、湿邪、贼风、秋郁是这个季节我们特别要注意的4个保养重点。
一、防“秋燥”
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怎么来养阴防燥呢?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秋天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
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二、防“湿邪”
秋季从立秋到霜降有6个节气。此时,夏天的暑气还没有结束,秋天的雨水已经很多了,此时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要是早秋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
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苡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三、防“贼风”
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
秋夜凉风习习,有的人爱开窗而睡。睡眠中人体免疫机能降低,阵阵凉风吹起地面尘土以及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被中医称为“贼风”。
受到夜间“贼风”侵袭,第二天就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
防“贼风”的方法有:一方面,注意穿衣、盖被,不要随意减衣;另一方面,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秋要冻”,才会对“贼风”有抵抗力。
四、防“秋郁”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
怎样防止秋郁呢?
首先,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心情不好,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
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
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等。
秋天宜登高远足,是登山活动的黄金季节,于群山环绕中,置身天地间,可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
秋季是个疾病高发期,因此,想要做好秋季养生工作,你就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首先要重视的便是秋季养生,只有做好秋季养生工作才能让我们安全度过多事之秋。秋季是个大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做好秋季养生工作,同样也能很好的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这里为大家盘点秋季常见疾病。
1、急性胃肠炎
入秋后的秋季养生,还需要特别注意预防急性肠胃炎,进入秋季后我们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因此肠道的抗病能力也开始减弱。而这个季节正是各种瓜果上市的时候,如果大量的进食一些生冷蔬果,就很有可能会发生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要有规律,饮食应该定时定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应尽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饮酒和吸烟。保持精神愉快。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促进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进而诱发胃炎、胃溃疡。
2、口腔溃疡
干燥的秋季让我们很容易上火,而口腔溃疡就是上火最直接的表现。而导致口腔上火的原因除了是因为干燥的气候所导致之外,口腔损伤、营养缺乏、激素变化等因素都会直接导致口腔溃疡的出现。
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戒除烟酒,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此外,口腔溃疡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因此口腔溃疡也被认为是身体变弱的信号,所以患者要加强身体锻炼,改善体质。出现口腔溃疡时,患者若同时感到身体疲乏,就应检查自己平时的营养是否均衡,休息是否足够,并应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3、感冒
秋季天气变幻无常,忽冷忽热的气候特点让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很难及时调整,因此在这样一个多变的季节里感冒始终在我们身边打转。要想预防秋季感冒,除了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还需要多注意运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如果是已经患有感冒的患者,在这个时候应该尽量的多喝水多休息,在饮食方面则需要吃一些清淡口味的食物。而且在平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它提高自身抵抗力而且帮助你尽快的恢复病情。感冒症状不严重的话可选择中药连翘、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等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并且还要注意及时清洁口腔,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食物刺激,控制情绪,疏导身体内郁积的火气,还可以补充维生素B和C。
4、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秋季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情况下都以躯干为主,大腿内侧和小腿屈侧、关节周围也常见。这种痒多半是阵发性的,而且轻重与持续的时间都不一样,但一般情况下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温度升高时易诱发或加重。
很多人无论是夏季还是秋季,都喜欢每天洗一个澡,专家指出这是不科学的。这个季节,沐浴不宜过勤,而且肥皂以及沐浴露也不能使用一些碱性较大的成分。与此同时还要保持大便通畅,可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避免诱发瘙痒。
5、习惯性便秘
到了秋季后由于气候的干燥,因此很容易导致大便出现干燥难排的情况,其主要表现为便次减少,粪质坚硬,病人常伴有左下腹腹胀感、欲便不畅等。因此到了秋季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每天至少要喝2000-3000毫升的温水,因此来有效的预防便秘。
6、鼻炎
秋季的气温通常昼夜温差都很大,这样的气候特点导致鼻炎的频繁发作,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秋季由于很难适应这一气候的变化,因此很容易患上鼻炎或者鼻炎发作。如果出现有频频打喷嚏直打得头疼、胸疼、肚子疼等情况的话,一定要提高注意了因为这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这个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并且保证饮食的清淡,这样才能远离过敏原。
7、防秋燥
秋季还应该注意预防的就是秋燥,它对人体伤害最为大的便是肺部,燥邪最易犯肺伤津耗液,从而导致我们出现鼻干咽燥、声哑干咳、大便干结等“秋燥症”。而且秋燥还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所以在秋季应该多吃一些生津增液的食物,比如芝麻、梨、藕、香蕉、苹果、银耳、百合、柿子等食物,以此来润燥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