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政府管兜底 改善靠个人
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老龄国情调查将于8月1日至31日进行,调查涉及22万样本量,首次实现了覆盖全国范围的调查目标。调查内容包括老人健康医疗状况、照料护理服务状况、经济状况和宜居环境状况等多个方面。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而劳动年龄人口为9.98亿。也就是说,现在是8.4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 个65岁及以上的老人。而到2035年,将是3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及以上的老人,这和目前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水平相当。
一方面是老龄人口的急速增加,另一方面则是社保缺口逐年扩大。人社部6月30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在剔除财政补贴后,全国养老金“亏空”正在逐年扩大。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19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缺口将达1.21万亿元。
如何让老人们安度晚年,不仅是紧迫的现实问题,更是涉及未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结合人口和国情来长远统筹。因此,在延迟退休、养老保险交得越多就越亏等疑问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引发争议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对老龄国情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掌握第一手的基础数据,了解真实的情况和养老需求,方能制定更为务实可行的计划与制度,化解争议形成共识,以解决中国未富先老的严峻问题。
我国与世界上多数国家一样,实行现收现付的养老制度,简单地说,就是把年轻人交纳的养老保险交给领取社保的老人,这些年轻人老了以后又由下一代人来养。当老人与年轻人的比例一直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时,养老保险会维持收支平衡。可是,当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时,摊到每个人身上的钱就越来越少,仅靠养老保险来养老肯定是不现实的。
因此,有专家指出,国际经验中大多国家更倚重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却长期遇冷,并建议,国家宜通过政策引导,加大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力度,推动我国从“政府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型。
逐步加大社会养老的比例,当然是提高老人退休生活质量的不错的选择。但是,也要看到,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大家都懂,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在中国遇冷,有其现实原因,也与中国国情有关,并不表明所有人都只想着靠政府来养老。事实上,中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中国的房市投资一直热度空前,部分原因也在于许多人把这些纳入了自己家庭的养老计划中。
我们说到养老制度时,总是更多强调国际比较与国际经验,而忽视中国国情。其实,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核心问题还是在于钱。在老龄社会的现实下,社保基金收不抵支,只能是政府保障养老底线,改善型养老需求则要靠个人。要鼓励企业年金和养老保险真正成为养老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可以在公共政策上多做文章,引导更多的钱流向养老水池。比如,中国企业的负担已经很重,除了大型国企和垄断企业,企业年金在中小企业难以推行,如果能够在税收上给予更多优惠和抵扣,可以改变年金有名无实的现状。对于个人,也可以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减税的政策,来引导个人储蓄从银行流向保险公司。
当然,中国人口众多,解决老龄化困境,除了钱的问题之外,养老机构与护理人员的不足也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公共政策同样可以发挥作用。比如,新加坡有一项政策,年轻夫妇买房只要买到父母旁边,政府就给5%的成本按揭,孩子把房子买到父母身边,随时可以照顾老人。此外,还可以通过户籍政策的改革,解决目前父母与子女共同居住存在的异地医疗、社保转续等难题,为家庭养老提供更多便利,这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解决了养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