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探索养老服务升级之路 筹建首个区级居家服务中心,打造养老服务“智慧大脑”

08.07.2016  04:53

  面对城市“白发浪潮”滚滚来袭,党和政府提出要以科学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于已经迈入老龄社会且老龄人口比例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佛山禅城来说,旨在科学合理地预控用地,应对未来十年养老设施布局的专项规划正在制定完善之中。

  禅城率五区之先,以非凡魄力在土地资源最稀缺的城市中心区域制定此项规划。禅城希望,通过专项规划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城市普遍展开,在农村加快发展,加快区、镇(街)、村(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的三级服务网络建设。

  禅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来自佛山市的6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禅城区首个区级居家服务中心正在筹建之中。该中心将以满足老年人群体的不同需要、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的综合体为最终目标,在这个区级平台上,禅城还将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化系统,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禅城养老服务将拥有一个“智慧大脑”。

  率先制定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记者了解到,厚达五百多页的《禅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5—2025)》仍在修改完善之中。“作为寸土寸金、土地资源稀缺的中心城区,禅城率五区之先制定养老设施的专项规划,要知道,禅城前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数据还在18%多,今年已经超过20%,养老服务需求的迫切性可见一斑。”禅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来自禅城区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禅城区户籍人口61.7万,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12.5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2%,其中80岁以上1.5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2%。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对应这样的标准,禅城已经进入了较高程度的老龄化社会。

  禅城为主动适应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精准把握养老服务新需求,民政部门联合规划部门于2015年底启动该规划的编制,经过多方协作开展科学调查、深入研究、沟通意见、编制修改、专家评审等,这份专项规划将进一步科学指导、引领和促进禅城养老服务事业的科学发展。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制定禅城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专项规划。首先我们做了摸底调查:现有养老院的情况是怎么样,社会的需求是怎么样。禅城老人究竟倾向于怎样一种方式进行养老,机构、居家,还是社区养老?”禅城区副区长杜梅接受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专项规划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目标是,至2025年禅城区建成机构养老服务设施20处,提供床位7907张,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含老年公寓和托老所)59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1个,养老服务网络覆盖全区所有村居。

  值得注意的是,到2025年,禅城计划新增40个托老所、新增1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增5个、迁建2个养老院。仅从计划建设目标的数量上看,托老所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作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载体,未来十年的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而这也可管窥禅城未来的养老服务体系,即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

  打造居家养老“智慧大脑”平台

  禅城区民政局负责人透露,禅城区首个区级居家服务中心正在筹建之中。“目前,来自佛山市级层面的支持资金600万元已全部到位,项目选址业也已落实,下半年将启动建设工作,禅城将着力打造一个高标准、信息化、智能型的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精品工程。

  按照计划,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初期先以整合政府无偿为困难的老年群体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为主打内容,在试行期之后中心将逐步拓展,把服务类别从政府提供的免费项目拓展到低偿服务、志愿服务及自费服务。

  据了解,该项目将落地在石湾敬老院对面的7层楼建筑、实用面积在2000多平方米,将通过原有物业改造的形式进行建设,内设多功能室,提供长者饭堂、医疗康复、娱乐等服务,禅城区内老人家都可以到日托中心享受养老服务。以上负责人透露,按照计划,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建设成为综合性的老人托养中心,项目建成后,还将引进有经验的、有名气的,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机构来运营。

  除了日托中心外,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成为禅城居家养老“智慧大脑”平台。“这里将建设一个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平台能够提供的服务相当于一个为老服务超市,老人家需要哪些服务比如送餐、家政、康复、精神慰藉等等,只要轻轻一点,服务机构就能够收到信息。收到信息以后,只要是政府购买服务的4类14种老人,政府出钱购买服务,如果是自费老人,也会有相应的菜单项目。”该负责人解释说。

  可以预见的是,通过搭建这个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禅城养老服务将直接缩短服务提供方及需求方的中间环节,降低沟通、购买成本。对于服务提供方来说,有利于搜索出服务需求者,提供对应的养老服务,获得机构发展的资金和经验;对于老年人来说,则能够切实享受到所需的服务,减轻家庭压力,提高幸福感。

  除此之外,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也将规范社会组织准入的门槛。按照功能设计,这个平台将能够对社会组织的日常服务起到监督、监管作用。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会对每月社会组织的服务情况自动生成统计,形成强大的数据库,有利于禅城推进精准的养老服务。“老人可以通过一个终端,刷刷卡,这样社工几点钟上门服务,几点钟离开,服务的时间多长,老人对服务的评价怎么样,信息平台都会记录,发挥对社会机构的监督监管作用。

  引导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事业

  禅城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刚刚接到来自一家企业负责人的电话,希望能够通过盘活某镇街的一块国有空置土地,兴建起一座集老人日托、康复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事实上,不仅是国有闲置土地,禅城社会资本通过盘活村集体土地兴建养老服务机构的热情也屡屡高涨。

  一直以来,禅城意识到,养老服务中心的运作和第三方的监管不能由政府一手操办,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应该制定大的政策框架和原则,由养老服务机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各类志愿团体、各类养老机构、市场组织等共同参与,充分地激发社会资本和社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良性运作的养老服务系统。

  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的热情,一方面来自养老服务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另一方面,针对民办、公办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禅城区先后出台了《禅城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试行办法》、《禅城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补助试行办法》,给予床位补贴和运营补助,引导和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事业。

  新的消息是,根据目前《禅城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实施情况,以及结合禅城经济社会发展和养老需求情况,禅城于2016年5月份对《办法》进行了修改,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和通过区法制办合法性审查,接下来将按程序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核通过后,予以印发公布。

  该《办法》主要是对民办养老机构实行床位补贴和日常运营补助,办法提出,或将对新建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助12000元,最高补助300万元,对日间照料中心按建设费用的50%予以补助,最高补助150万元。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承担,修改完善后的激励办法,将更加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从而进一步推动禅城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

  ■对话

  禅城区副区长杜梅:

  从用地设施政策三方面规范养老服务

  南方日报:有统计显示,2015年底,禅城区的户籍人口61.7万,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12.5万,占户籍总人数的20.2%,已进入较高程度的老龄化社会。在养老服务方面,禅城区政府近来有哪些行动?

  杜梅: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做一件事情,就是禅城区的养老专项规划。从去年到现在还未定稿,因为我们想通过实地摸底调查,更深入地了解禅城区老人们对养老的实际需求。具体看来,通过摸底我们想了解现有养老院的情况怎样,社会的需求如何,而面对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禅城老人们究竟更喜欢哪一种方式,这份调查我们进行了两个多月。

  南方日报:这份养老专项规划具体包含哪些方面内容?

  杜梅:这份规划涉及到养老用地、设施、政策等方面的规划。

  首先,在用地规划方面,众所周知,禅城是在佛山的老城区,除了南庄镇外,东板块基本建成区较多,养老用地是利用旧物业改造还是新建是个关键问题。而从老年人分布情况来看,祖庙街道集中了禅城60%的老人,祖庙人口最为密集,而又是建成区较多的老城区。因此,不论说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养老,设施完善、离家不远成为重要条件。

  同时,不论是新建还是旧物业改造,养老设施需要达到消防安全标准,并符合实际的养老需求。

  第三方面,政策规划也是重要环节,例如目前有一些民间资本逐步进入养老事业,政府根据科学合理的政策规划,提供更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其中,我们拟定按入住率来进行补贴。总体来说,利用旧物业改造的话有什么样的要求,政策扶持方面如何推进,在规划中将会有可操作性的内容。

  南方日报:有市民反映,禅城区内部分民营养老机构条件相对较差,政府方面能做什么?

  杜梅:的确存在部分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环境条件较简陋、服务较差的情况。在这方面,除了养老专项规划中政策方面进行规划外,政府还需要引导民间养老机构提高服务水平。

  例如部分民营养老机构借助老厂房进行改造,室内设施和消防符合标准,但周边环境相对较差。一方面,我们建议这样的机构多了解周边市场,综合考虑价格、服务、环境等因素,若周边环境较差,则就要在服务上下足功夫,包括老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医疗护理,如果这些方面做好,还是会有一定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来鼓励民营养老机构加强自身服务和环境的营造。

  ■焦点

  未来五年养老压力有多大?

  记者从禅城区民政局了解到,为了制定养老布局专项规划,禅城前期委托中山大学陈永杰副教授负责的调研小组进行调研。调研小组共发放普查问卷2400份,调查问卷763份,甄别失能半失能老人1630名(其中石湾281名,祖庙1349名),并对禅城区老年人的经济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养老服务意愿及使用情况等一系列问题做了摸底调研。问卷按老年人口比例,完整覆盖石湾街道、祖庙街道、张槎街道及南庄镇。

  通过系统摸底,调研小组的结论是,禅城区的养老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老龄化程度高,以祖庙街道为例,该街道共有老年人66835名,占总人口的23%,而相比之下,全国目前的老龄化程度统计口径为——根据2016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218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15%。足见祖庙街道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远高于全国的标准。

  其次,是老年人的高龄化表现得更加具体,80岁以上的老人有10108名,占老年人人数的15%。

  再者,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比例仍旧偏低,且大部分只覆盖部分高龄老人及困难老人。为老服务行业尚未有效发育,相关的自费市场亦尚未打开,绝大部分老人仍旧依赖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家庭负担沉重。

  在对未来五年的老龄化人口预测中,中大课题组采用了趋势外推平均法进行预测,以祖庙街道为例,到今年年底,祖庙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将会达到7万人,占总人口的24.24%。到2017年,这一比重将会突破25%。据预测,在2020年,祖庙街道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8.2万,占户籍人口的比例高达29.04%。可以说,与全国的数据相比,祖庙街道要面临的养老形势将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本地居民中的老年群体的绝对数在急速膨胀,其所占的人口比例亦在快速上升。

  ■动向

  为12.4万名老人购买意外伤害险

  从2015年7月1日起,禅城统一为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和60周岁以上五保户、低保户、三无人员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保费为10元/人/年。2016年区政府将“银龄安康行动”确定为民生实事,并扩大对象范围,统一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禅城区民政局负责人透露,目前已基本完成人员信息资料收集工作,正对接保险公司办理购买手续。该行动突破了老年人难以购买商业保险的年龄限制,将为全区12.4万名老人提供一份贴心安全保障,提高老年人抵御意外伤害风险能力。

  此外,2015年1月1日禅城高龄津贴扩面提标,将发放范围从80周岁扩大至70周岁,百岁老人津贴标准从300元提高至500元。2015年共发放高龄津贴3300多万元,惠及5万多名老人,办理老人优待证1万多张,禅城群众收获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方日报记者 阎锋 姚瑶 实习生 陈泽珊 通讯员 陈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