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办法公布 专家:不是用来救市、托市
8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投资股票类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以2014年全国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56万亿元推算,预计将有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投资于股票市场。
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养老金“强势进入资本市场”并强调“即刻实施”,对于目前仍处底部的股市来说,许多人猜测是为了释放利好试图提振股市。
《办法》里提出,养老基金的统筹上报首先以省级为单位。但是记者了解到,目前能达到省级统筹的省份并不多,上报尚需时日。相对于股市数十万亿元的资金量,养老金入市规模不可能“一口气”达到理论上的上万亿元,短时间内资金规模相对股市资金量并不大。
人社部多位负责人曾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养老金不是用来救市、托市的,它没有救市的功能,也起不到这样的作用。”许多专家则表示,“养老金是长期的、大型的战略型投资者,因为他的长期投资功能,而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救市能力,但不能说他们就是为救市而来的。就好比,金银天生是货币,但货币不一定是金银一样。”
另一部分人则质疑,养老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是否会在股市中“收割散户”。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目前我国基金业市值高达7.2万亿元,但由于共同基金里几乎完全由赎回的散户“基民”占统治地位,养老基金占比不到10%,长期投资基金很少,在遇到牛市时便必然承受巨大的赎回压力。
“中国共同基金同样十分缺乏长期性资金。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将极大地扩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郑秉文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养老金会成为“收割散户”的“资本大鳄”。
记者了解到,在实际运营中,进入股市的基金规模和时点不是由政府来直接运作的,而是由授权受托的市场机构来具体操作,而证券市场对投资有着严格的规定。
对于养老金入市对资本市场的长远影响,郑秉文认为,养老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是所有国家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的基石,其作用如同债市中的20年长期国债,具有很强的低风险偏好,追求长期稳定收益,而且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很少频繁换手,将开启价值投资的开关,牵引追求长期收益性的投资理念。(记者 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