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该不该担心投资安全

23.08.2015  21:49

撰文/徐立凡

养老金入市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国务院日前发布基本养老保险投资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办法规定,目前只在境内投资;严格控制投资产品种类,主要是比较成熟的投资品种;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基金入市不再是"只听楼梯响",而正式进入了实操阶段。

养老金入市将面临投资安全的严峻考验

对于养老金入市,市场一直在喜忧参半地等待。自6月中旬股市大幅下挫以来,养老金等待低点入市,与杠杆资金、分极基金一起被认为是主要驱动力之一。有的人认为养老金入市标志着股市的阶段性底部已经探明,低迷的股市将迎来巨额增量资金;有的人担心市场大起大落有可能吞噬掉百姓最后的保命钱。特别是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大幅下滑之势,养老金入市将面临投资安全的严峻考验。

养老金入市的本质:保证百姓保命钱的含金量

实际上,尽管养老金入市与股市表现息息相关,但入市养老金不是要充当股市的"解放军"。养老金入市的首要诉求,是担当自己的"解放军",而武器是市场化配置方式。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截至2014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已达35645亿元。但是,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养老金只能存放于银行或购买国债,名义年收益率不到2%。在CPI通常超过2%的情况下,养老金实际上长年处于贬值当中。启动养老金入市,旨在通过广泛投资,以增强养老金自身的保值增值能力,弥补未来出现的缺口。因此,养老金入市的本质,是保证百姓保命钱的含金量。

如何保证投资的安全性?

相对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养老金入市后的安全边界确实会大幅下移。如何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养老金不是单纯以股票为投资标的,而可以选择安全边际更高的投资领域。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投资机构和受托机构需分别按管理费的20%和年度投资收益的1%建立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养老基金投资发生的亏损。专项兜底资金应交由第三方管理,同时应按照市场规则及时向社会披露相关信息,以此形成强约束力,避免风险扩散。银行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同业存单、国债、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债券、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有核心竞争力的央企、地方国企,都是养老金的投资标的。这也就意味着养老金投资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政策性保护",从而避免出现巨额亏损。

短期内很难看到亿养老金入市

许多人担心,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将成为养老金投资的最大风险源。按照30%的规定上限,理论上可以有近万亿养老金进入股市。但实际上,由于养老金统筹度极低,大量分散在县级管理机构,把养老金统筹到省级和国家级的委托投资账户上,将是一个漫长过程。事实上,分散的养老金管理模式与地方利益关联紧密,提高统筹度的过程将面临复杂博弈。万亿养老金进入股市的场景,短期内很难看到。养老金入市对于股市的影响,更大程度上将是概念性或心理性的,因此也将是短暂的。

如何进一步提高养老金入市的安全边界?

当然,尽管设置了许多保证投资安全的防火墙,但只要入市就有风险。为此,《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定,投资机构和受托机构需分别按管理费的20%和年度投资收益的1%建立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养老基金投资发生的亏损。单凭这个约束,还不足以避免养老金投资亏损。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全边界?以养老金入市的先行者美国"401K计划"为例,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仍能获取8%的收益,其原因在于有较完善的市场制度设计、专业的投资队伍及丰富的资产类别以供选择。

过去社保基金入市,已经初步打造了较专业的投资队伍,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养老金进入全球市场配置,以扩大投资选择也非难事。目前最需要跟进的是市场制度的设计。如果市场不是偏好投机而是追求价值投资,如果找到并消除让股市大起大落的制度性弊端,那么保命钱入市,也可以成为放心钱。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齐中熙)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