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制造“危”“机”同行

30.07.2015  14:18

  中新网广州7月29日电 (许青青 汤婉香)“很多消费者第一眼看到爱不释手,以为是进口名牌,然而一问品牌来自中国,就犹豫着放下了……”瓷家友陶是广东潮州一家瓷器类外贸企业,主营杯、碗等厨房用具以及瓷质卫浴、家饰等,老板蔡安阳说起自己的杯子在国内的遭遇时,颇感郁闷。

  “我家两代做玩具,到现在20多年,一直做出口,在欧美市场销量非常好,一样的玩具反而在国内销售不畅。”广东汕头澄海美贝乐玩具负责人刘金生也表示。

  在中国,像这样“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已是见怪不怪。然而,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不买国货买外国货也有着自己的苦衷。在广州工作的叶女士是日韩欧美等国护肤产品忠实用户,她坦言“不会选择国货,因为质量没保障”。

  “我相信也有很多品牌生产得很好,但是中国的消费者为什么不买?”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过去,国内有些企业急功近利,把东西卖出去就行了,但缺乏优秀技术支撑导致其产品质量不过关。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就是我们在为过去的不诚信在买单。

  业内人士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加工工艺和品控能力已达到一流水平,但多数制造企业由于缺乏自有品牌,一直在给国外知名品牌做代加工。随着国内原材料不断上涨、人力成本快速增加,代加工厂利润越来越薄弱。“如果再不进行转型升级,这些代加工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工艺和品控优势也将逐步消失。

  另一方面,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境外购物正迅速增长,2014年居民出境人数超过1亿人次,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2005-2014年中国境外消费平均每年增长25.2%,是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两倍。

  今年5月8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公布了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打造工业互联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乘《中国制造2025》东风,拥抱“互联网+”,借助国内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打开庞大的国内销售市场,成了国内众多优秀自主品牌期盼。

  如近日上线的淘宝网“中国质造”平台上线,通过严格高标准的审核,将一批优秀自主品牌纳入到淘宝“中国质造频道”,承诺所有商品“国际标准原厂生产”,品质由权威机构认证。淘宝方面表示,希望淘宝的背书以及这一高品质国货专属购物平台,能够逐步培育起国内消费者对“中国质造”品牌的信心。

  目前,瓷家友陶已正式进驻淘宝“中国质造”平台,蔡安阳迫切希望借助“互联网+”,在“中国质造”背书下,能帮助他更快打开国内市场。

  然而,专家也指出,中国制造的品牌危机、信任危机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技术手段、营销的提升解决,它会长时期的困扰着中国制造业。在此过程中,除了中国制造业自身的努力、平台的扶持,国内消费环境的改变也至关重要。(完)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