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延安》图片展举行 英国人镜头记录中国抗战

31.03.2015  14:27

  一场名为《再见,延安》的图片展今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英国学者林迈可用镜头记录的许多珍贵老照片,把人们带回了1937年到1945年那段中国人不容忘记的抗日战争年代。

  1937年12月,年仅28岁的林迈可从温哥华坐船出发和白求恩大夫同路来到中国。1938年起,林迈可冲破日本法西斯的重重封锁,多次访问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边区,他充分利用自学成才的无线电知识,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制作了上百个形式各异的电台。至今通过他制作的电台传播的大量当年抗日根据地的广播文字记载还保留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

  林迈可不仅本人投入抗日战争,而且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方式为抗日根据地争取国际上反法西斯阵营的支持。八年抗战中,他一直通过报刊、外交途径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写了大量介绍根据地人民如何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文章,至今在英美档案馆里还保存着大量他当时的文字材料。

  林迈可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从1938年起,一架德国制造的蔡司伊康照相机就一直陪伴他,为人们传递了大量当时抗日根据地的工作、生活、战斗的情景。这些照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这里面既有与中共领导人的合影,也有他和中国同事们的工作照,还有当时根据地人民的生活照。

  展览的照片中,既有八路军战士用土法制造手榴弹、儿童团团长在群众集会上、晋察冀边区民兵在村口埋地雷等普通民众的抗战片段,又有延安保育院的孩子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学校、八路军穿过村庄等边区生活场景,还有林迈可和他的中国妻子李效黎接收电报、运送物资以及和中国农民在一起的照片。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览通过珍贵照片、文字资料及实物,通过一位为中国反法西斯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的视角,展现了当年敌后根据地抗日斗争的历史现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