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筑和谐 军地共建谋发展——罗湖区双拥工作纪实

08.09.2015  23:39

  3年来实现了3个100%:辖区100%无军警民纠纷,100%符合政策的随军家属安置就业及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得到妥善解决,100%的转业退伍军人得到了妥善安置。近日,记者从罗湖区双拥办得到这样一组数据。

  作为深圳改革开放的起源地,罗湖也是深圳驻军和优抚对象及涉军群体最多的城区之一,近年该区双拥工作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由单一型转向复合型,连续获得“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区”、广东省“双拥模范区”和深圳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等殊荣。区领导还先后荣获了“全国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东南五省“国防之星”等荣誉。

  “三点一线” 军地共筑和谐

  罗湖区作为深圳最早建成区,其双拥共建工作也存在难点,一是各类优抚对象基数大,二是人口的流动性大,对辖区治安等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罗湖区发现借力驻地部队是当务之急。

  2012年,罗湖区在多次走访辖区边防部队,与部队座谈沟通后,最终军地双方达成了统一意见,即联合武警深圳指挥部达成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帮贫扶困、为民服务为出发点,以平安创建爱民固边为着力点的 “三点一线”的双拥共识。

  按照这一共识,罗湖区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举措开展双拥共建,罗湖区把双拥工作经费、拥军慰问、办实事经费1000多万元列入财政预算,逐步解决了科技、文化、法律、实事拥军常态化的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辖区治安得到极大好转,促进了罗湖经济大发展。

  “六进社区”成共建品牌

  “爱民固边六进社区活动扎扎实实地推进下去,深入下去,坚持下去”,在罗湖双拥共建模式启动之初,广东省边防总队深圳指挥部政委章俊对此次改革寄予厚望。

  2012年6月,罗湖区以罗湖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与广东边防总队深圳指挥部联合制定“爱民固边六进社区”警民双拥共建活动方案,明确以边防警官进社区、模范创建进社区、助老扶幼进社区、帮贫济困进社区、平安创建进社区和典型共建进社区活动,区、街道以及各驻深边防部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设专门联络员。

  为了能使罗湖“双拥共建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变形,区双拥办与深圳指挥部督察队充分发挥联合督查职能,不定期督导检查边防警官及共建街道、社区的活动开展情况,并在部队内部予以通报。

  目前,“爱民固边六进社区”活动已在罗湖全面铺开,有序推进。区民政局和区双拥办专门设立《罗湖双拥工作简报》,至今编发简报12期,进一步扩大驻深边防部队的社会影响力,全面推动“爱民固边六进社区”宣传工作进机关、进站所、进社区。

  目前,“爱民固边六进社区”活动作为深圳双拥工作的一个创新举措,不仅是军地共同建设和谐社区实现军地融合式发展的有效平台,也发展成为深圳双拥共建的知名品牌。

  3年培训官兵11686人次

  为了提高基层官兵的文化水平和科技能力,罗湖区先后为驻军辖区举办了各种补习班,培训官兵达11686人次。作为“双拥模范区”,罗湖区政府努力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按政策将全区优抚对象定恤补助调整到人均每月750元以上,对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在安置期间未找到工作的,发给生活补助金,3年来共发放270余万元,还设立了义务兵立功受奖制度,对在部队服役的军人荣获优秀士兵立功荣誉称号的罗湖籍义务兵,每人按比例发放奖励金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提升基层官兵的职业技能,3年来,罗湖为驻军辖区基层中队、连队举办各种电脑学习班,培训官兵11686人次,举办12个高中文化补习班,举办参加军事院校高考培训学习6个班,官兵们对罗湖此双拥举措相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