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搭军工生产和国防科技创新的快车
本报报道,2016年东莞市委“一号文”披露,将以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等为载体,打造军民融合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去年12月9日,东莞市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签订了《共建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协议》,拉开了双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序幕;随后,市党政代表团到访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而今年东莞市委“一号文”再次强调打造军民融合创新成果转化基地。这些动作无不表明,东莞将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抢搭军工产业和国防科技创新的快车。
最近三四年间,中国军工产业和国防科技创新都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正如国内媒体所公开报道的那样,海军舰艇不仅建造数量多、吨位大,而且,技术水平高,许多舰艇的装备都达到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水平;而大飞机项目和新型战机的研发和制造更是将中国空军战力一举带入世界数一数二的位次。国防科技创新更是在强大财力和完整工业体系的支持下突飞猛进,军品出口已排列在世界第三位。
军工产业不仅是国家的战略产业,承担着贯彻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的责任,必须持续成长;而且,也是国家的高科技创新产业,是一国科技创新新成果、新工艺、新材料的凝结。就创造价值而言,欧美国家军品出口所生成的高额垄断利润,往往排列在欧美国家所有出口产品的前列。
正因为近年来中国国防科技创新的大进步和军工产业的大发展及其可期的前景,国内不少制造业城市纷纷加快了区域制造业与军工生产和国防科技创新成果的对接, 上市公司 更是加快科技创新向军品生产的嫁接和靠拢。
就东莞而言,产品的多样化、制造过程的精湛和产品品质的优异,都让东莞具备了对接军工生产供应链的能力;而且,通过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合作,东莞去年率先完成了军民科技合作的早期布局。根据军品出口可能加大的态势,东莞应加大导引和政策刺激的力度,鼓励东莞企业抢搭军工产业大发展的快车。显然,抢搭军工产业大发展的快车,无疑可以强化东莞企业的供应链地位,稳定销售渠道;更可以借助军工产业的科技优势,利用国家强化军民融合、军工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让限制减少、推进国防科技成果向民品转化的契机,让东莞企业更多地承接军工先进科技创新成果特别是军工技术的外溢。须知,以中国军工和国防科研院所长期积累的实力,谁更多地接纳科技成果的转移,谁就可能在科技创新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