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会展示新品种新技术 受到惠州市民热捧

16.11.2015  15:34
13—15日农博会进场参观、选购的人数累计达28.8万人次,带动现场销售1295万元。

  袁隆平院士(右)与省农业厅副厅长程萍试吃“山瑶脆柑”。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一位市民在海纳公司展位扫描二维码。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摄

  刚刚过去的周末,琳琅满目、风味各异的各式名优特农产品几乎刷屏了所有惠州人的朋友圈;“你去农博会淘货了吗?”成为不少市民在微信上互相问候的第一句话。13日上午,第四届惠州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来自惠州本土、周边城市及陕西、四川和台湾等地近600家农业企业携带上万个农产品品种参展,受到惠州市民的热捧。据惠州市农业局统计,13—15日进场参观、选购的人数累计达28.8万人次,带动现场销售1295万元;达成经贸合作意向1263宗,涉及金额约6700万元。

  农博会不仅是市民一站式选购名优特农产品的集市,更是展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绩,吸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农博会以“智慧农业、品质生活”为主题,不少农业企业在现场展现农业电商、物联网技术和众筹农业等新模式,突显了惠州农业站在“互联网 ”风口的创新发展成果。

  应邀出席惠州农博会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农博会让他感受到惠州农业的科技创新力、品牌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他希望惠州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化、品牌化、信息化和生态化进程,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具有惠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 林涌浩 通讯员 周红燕

  民间声音

  多家企业现场推广电商平台

  走进惠州会展中心2号馆,大门左侧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个印刷着二维码的硕大立方体尤为抢眼,十多位市民拿着手机正在“扫一扫”。

  在本届农博会上,这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充分突显“互联网思维”。为了推广电商平台,该公司在现场设置了二维码和2台电脑,并推出“线上下单更优惠”的让利活动。市民只要“扫一扫”关注公司微信公众号便可领取20元优惠券,在微信商城和淘宝聚划算平台下单更可享受进一步的优惠,优惠力度颇大。以聚划算线上原价39.8元/件的两斤装一分良田有机大米为例,活动期间让利定价为31.13元,消费者领取20元优惠券后,相当于只需11.13元。在此基础上,前1000单再半价,相当于只需支付5.565元便可买到两斤有机米,还包邮。“相当于只需出邮费,有机大米免费寄到家。”该公司董事长钟振芳表示,此次推出巨惠让利活动一方面是回馈消费者一直以来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希望借此推广公司的电商平台,为此该公司准备了1000万元的电子优惠券。

  “电商让利营销活动得到市民的热捧,2天网销产品近2万件。”海纳公司营销副总李沛欣告诉记者,该公司试水电商销售模式已经4年,今年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希望网销业绩能突破2000万元。

  海纳公司只是惠州农业企业试水农业电商的缩影。在本届农博会上,博罗柏塘春特种山茶专业合作社一方面重点推广冷水泡茶新产品,另一方面则是重点推广微信商城三级分销模式。“消费者只要购买1份产品便可成为一级分销商,并可发展二级、三级分销商,通过自己的推广每销售出一份产品便可获得5%—15%不等的利润。”该合作社理事长张天才说,传统的茶业以开设实体店为主,不仅成本高,而且覆盖范围有限。通过互联网分销,人人都可以成为分销商,不仅可有效促进销量,还可以得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消费者则可以得到收益,“甚至可以借此零成本成为专职分销商。

  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向农村市场的深度拓展,惠州农业电商正呈现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的态势。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惠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局局长詹小东表示,目前全市“触电”的农业企业超过40家,比去年增长3倍;今年以来累计网销农产品1.2万吨,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是去年的8倍以上,呈现几何式增长。除了传统农业企业向电商转型之外,集送网、够快物流和淘惠州等非农企业也深度介入农产品电商市场。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