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峰山下这座“农场”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康复培训
大洋网讯 在白云区帽峰山下,有一个特殊的农场——广州市康宁农场——这个农场的“主业”不是生产农产品,而是给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活与劳动技能训练。自2006年正式运行以来,康宁农场已经为200多位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康复培训。有的患者,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救一个人,解放一家,稳定一片,社会和谐”,康宁农场的社工、护士和老师们,就是靠着这样的信念默默耕耘着。
在第三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前夕,记者昨日走进康宁农场,倾听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由于疾病的原因,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同样重要。往往会丧失部分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他们从医院出院后,如果没有接受康复训练,将难以返回社区,更不要说重返工作岗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被迫“困”在家中。
为了给康复过渡期的精神病患者提供生活照顾、生活与劳动技能训练,2005年,广州市在距离广州中心城区约1小时车程的帽峰山下选址,开始建设康宁农场。农场直属于广州市残联。农场广泛借鉴、引进了先进的康复培训理念,逐步探索出了自己的康复模式。
黄楚帆在宿舍里弹吉他带领康复患者唱歌。
社工场友同吃同住 一起歌舞
正值盛夏,记者到访当天天气炎热,早上参加完田间训练的场友回到了宿舍。在一间宿舍内,农场生产部副部长黄楚帆弹着吉他,和几个场友唱起了歌。这样的场景,看上去更像是学生宿舍。
2008年,从广州大学社工专业毕业后,黄楚帆就来到了农场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黄楚帆干脆住进了农场。“那时候,我还单身,除了周末休息,每天都和农友们同吃同住。”日夜生活在一起,一起打球、看电视、讨论、唱歌、跳舞,他很快就与场友们打成了一片。
经过11年的工作,黄楚帆说,就算是我们其他工作人员啥也不干,就算是待着,也会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同伴的支持。
让压抑者涂鸦 教狂躁者练楷书
孙波是农场的书画老师,来农场工作前没接触过精神病人,虽并非科班出身,但他一进农场,就即刻潜心于精神残疾人书画康复培训。他购买了大量书籍,学习精神、心理、艺术疗法等相关专业知识。“越看书研究,我越发现书法对精神疾病患者非常有用。因为我们国家书法普及率最广,书法也自古就有养身作用,也有研究表明,病人练书法时心率、血压、气息等都有改善。”孙波决定将艺术治疗的理论运用在书法治疗上,他让情绪压抑的人将书画作为宣泄的途径,随便涂抹就行;而对于比较狂躁的病人,他则指导他们练楷书。场友阿玉(化名)通过艺术疗法进行康复,不仅病情得到了改善,作品还在市区两级残疾人书画比赛中获了奖。
训练康复者洗澡要花几个月
2005年11月,陈晓华就从医院调到了康宁农场任主管护师,至今她已扎根农场工作了14年。因为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场友们需要按时服药才能稳定病情,避免复发。“100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有100种表现,有的不洗澡,有的一直躺床上睡觉,有的不与人交流,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性地辅导。”陈晓华说,康复是漫长而艰辛的,一个普通的生活技能甚至会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曾经有一个年轻的货车司机小赵(化名)患了精神分裂症,发病期终日躺在床上不动,十几天不洗澡,别人远远就能闻到他的异味,但他意识不到。陈晓华给他照镜子,让他看自己的情况,苦口婆心终于让小赵下了床,通过3个月训练,小赵终于可以独立洗澡、洗衣服。
拄着双拐的葛红颖是“农场”的医生。
她是残疾人,也是残疾人的医生
葛红颖是康宁农场的“元老”,在刚筹建时,她就从广州中心城区来到了这里,此前她是一名康复医生。“我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小时候经历过漫长的治病过程,这也是我从医的初衷,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因为有时候医生一句鼓励的话,对一个家庭来说都至关重要。而在康宁农场帮助精神病康复者时,我就能找到这样的使命感。”
从2004年筹建时就来到康宁农场,葛红颖在这里已经待了15年。她回忆,刚来这里时甚至杂草比人都高,而且当时特别缺乏医生。“当时康宁农场是想筹备医务室的,至少得有一个医生,我选择了过来;没想到,如今康宁农场还没有专门的医疗机构,我在评职称时也遇到了门槛。”葛红颖笑着说,她并不后悔。而且经过几年的努力,葛红颖不仅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还先后考取了执业医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教师等多种职业资格。
葛红颖说她有一个愿望,她期盼有一天人们能摘下有色眼镜以平常心对待残障人士;期盼更多的残疾人能无障碍融入社会,乐观自信,自立自强。
康宁农场的康复患者的习作。
多名“场友”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精神科医师认为,对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当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除草、翻地、采果、缝纫等,能够有效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然而,要让精神康复者就业困难重重。2011年起,康宁农场知难而进,大胆开展就业培训,以“社会适应能力辅导”的形式,推荐合适的康复者去合作企业如餐厅、物业公司学习岗位技能。
为了找愿意接收场友的工作单位,陈晓华和同事们可谓踏破铁鞋。本来,国家对用人单位接收残疾人就业有一定的鼓励优惠政策,但许多单位愿意接收的是肢残人士、听障人。“我们找过一家企业,对方一听是精神残疾人,连连摆手说:‘还是算了吧!’”像这样受挫的时刻经常会有,陈晓华并不气馁,她也很理解社会普通人士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不理解。她说,他们推荐就业的场友都评估过精神状况和就业能力,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胆小,并不会有暴力行为,而且病人经过康复训练后按时吃药,病情也很稳定。
经过努力,农场与一些爱心企业建立了联系。2011年,农场曾推荐了8个场友到市区的一家五钻级爱心餐饮企业当传菜员。8年过去了,这些场友中的3名女性康复者一直坚持工作到现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秦松 通讯员杨希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