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农户无需抵押 凭借个人信用最高可贷20万

26.08.2015  12:54
原标题:农户凭信用最高可贷20万元

  →水西村农户凭诚信贷款解决种植芦笋资金短缺难题。 贺欢 摄

  “抵押个人信用就可以贷款?”前去采集信息的镇村干部面对村民的疑问,肯定地告诉他们这是真的。今年,清新区为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和经济合作社“自治”作用,利用“政银保”贷款政策,试点开展农村党员(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并以此作为依据开展免抵押的农村小额信用贷款。

  据悉,清新区所有参与评信的党员(农户)信用等级会被评为ABCD四级,其中A、B级党员(农户)凭借信用等级,无需任何资产抵押,可直接向所属地农信社申请贷款,最大贷款额度达20万元。

  根据个人信息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等

  据了解,农村党员(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包括征信、评信、授信和用信四个阶段。其中征信主要是宣传发动、组成评价小组;评信是评价出党员(农户)的信用等级;授信是农村信用社根据信用等级授予每个贷款人的贷款额度;用信则是利用个人信用履行贷款。

  水西村是石潭镇开展农村党员(农户)信用等级评价的试点村,该村早在今年5月中旬就完成了对农村党员(农户)的征信、评信、授信。据石潭镇党委委员成振强介绍,参与信用等级评价的党员和农户共分为ABCD四级,水西村共有225户村民参评,其中达到B级以上的有35户。

  如何评信农户?成振强说,首先以村民理事会成员为主体,成立信用评价小组,然后由信用评价小组安排成员对申请人信用信息进行补充采集和调查核实,之后由评价小组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分。“我们有一个等级评分表,里面有很多信息采集项,每项对应不同的分数,最后的总得分决定信用等级”。

  据悉,该区信用等级评分90分以上为A级信用户,80至90分为B级信用户,60至80分为C级信用户,60分以下为D级信用户。值得注意的是,提供虚假资料信息恶意骗取信用、有黄赌毒等不良嗜好、在公安机关有违法犯罪记录的申请人,各村不予以信用评级。

  记者在水西村看到信用等级评分表,上面采集信息囊括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房屋当前估值、近三年平均家庭每年总收入、尊老爱幼情况等评分项。记者注意到,其中金融信息、资产信息、收入信息3项占据了总分值的近半。除此之外,这种评价办法更注重观察农户在社会管理中的表现,比如尊老爱幼、计划生育情况、遵纪守法及遵守村规民约等情况。

 

  “信用等级评了有什么用?”水西村不少村民最初对此表示疑惑。当镇村干部告诉他们,信用等级评定后,可以无需资产抵押去银行贷款时,他们都踊跃申请信用等级评定。

  据介绍,今年清新区农信社根据各镇试点村小组党员(农户)贷款需求和计划发展项目,通过摸底调查及征信评信,在“政银保”贷款总额中,划出了贷款总额度1000万元,专门面向各试点村小组开展农村小额信用贷款。

  清新农信社根据党员(农户)信用等级确定了贷款对象范围:信用评级为A、B级的党员(农户)可直接向所属地农信社申请贷款;C级农户需由村经济合作社同意担保,或者提供其他抵(质)押担保,作为增信手段申请贷款;不受理D级农户的贷款申请。

  清新区农信社根据辖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信用环境等因素,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最高授信限额定为原则上不超过20万元。水西村村民谭学锋申请了信用评级,他的信用评级为B级,最终清新农信社授信于他6万元额度。这意味着,谭学锋无须任何资产抵押,便可从清新农信社贷款6万元。

  清新农信社相关人员称,党员(农户)的外部信用评级结果有效期为1年,超过有效期未向清新联社申请授信的,评定结果失效,如需申请授信,则需重新申请外部信用等级评价。

  党员(农户)期待更多激励措施出台

  无需抵押,仅凭诚信等级便可小额贷款,在当下农村贷款难的环境下,对于清新区的农户来说,确实是令人振奋的举措。记者在各镇采访中获悉,在积极参与评信的同时,农户同样殷切地关心是否有一些诸如贴息等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

  事实上,根据《清新区农村党员(农户)信用评价结果应用试点框架性方案》,清新区已制定了相关激励措施。譬如,清新农信社根据党员(农户)信用等级确定贷款利率,对信用等级高的给予一定的贷款利率优惠,同时清新区政府对信用等级高的党员(农户)予以财政贴息,对于按时还贷的党员(农户),及时提高信用等级,提升全村下一周期的贷款额度。

  谭学锋对这些激励措施尤为关注。他说,今年水西村发展农村经济,规划400亩芦笋种植基地,自己承包了15亩,前几天芦笋苗刚种下地。“我一共投入40万左右,还差10余万的资金,如果贷不到钱就很被动了。”谭学锋告诉记者。所幸的是,清新农信社根据谭学锋的信用等级,授予了他6万元的贷款额度。谭学锋说,这6万元的贷款来得很及时,可以帮他解决很大的资金压力。

  谭学锋还说,如今清新区的农村综合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村民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有着很高的热情,但大多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发展,“希望我们的农村党员(农户)信用体系贷款,能够适度提高贷款额度,另外也希望政府能够尽早出台更多的激励措施”。

  延伸阅读

  “建起信用体系与金融服务的合作机制

  “你们村有没有出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日前,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经济学室教授徐祥临赴清新区水西村调研时,为了解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如此问道。当石潭镇干部告诉他,该村正在试点农村党员(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利用信用等级缓解农户贷款难题时,徐祥临对此举大为赞誉。

  徐祥临说,当下把农村党员(农户)的个人信用与金融服务挂钩是对的。他认为,清新区接下来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中资金整合这块,可以将农村信用体系与金融服务建立起合作机制。针对农村贷款难题,他建议发展资金互助社,实现民主管理,参考党员(农户)信用给予贷款。  (记者 贺欢 特约通讯员 丰志毅 通讯员 黄继坤 赖利娜 策划: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