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实现“三纳入”

03.12.2014  10:45


农村体育实现“三纳入
——记广东和平县全民健身发展(上)
记者 黄心豪 兼职记者 刘义清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河源市和平县,虽然仍是广东省贫困县,但农村体育发展却愈发红火,“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思想渐入民心,体育社会化在这里得到彰显。全民健身让这座革命老区、山区县焕发了青春活力。

  记者日前驱车前往和平县,在县委县政府办公楼便受到触动:办公大楼非常陈旧简陋,显然已有几十年的“楼龄”,而北楼岗体育场、县体育馆和和平中学体育场,却是崭新、明亮、宽敞,男女老少在人造草皮的足球场、新建的篮球场和健身路径惬意地健身。视觉“反差”之大让人惊讶。

  和平县体育局局长曾懂武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领导想全面改造办公大楼,但县财政能力有限,首先要考虑为人民服务,为民谋福利最重要,因此把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当中。

  曾懂武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按照要求将体育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年度政府工作计划,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一是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和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规划不断加快全县17个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县已向省、市申报了11个镇的农民体育健身广场建设;有9个镇已基本建成,另2个还在建设中。其他乡镇也正在争取条件,将于2015年正式申报。启动县文化体育中心、县体育馆建设,做好新城核心区体育场地设施标准的核定,目前已完成了体育中心建设的可行性报告。二是将体育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围绕县‘两场一馆一池、镇一场一室’目标,加快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争创省体育先进县”写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去年和平县已建成一座2000平方米的体育馆,投资已达400万元。三是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和体育健身设施的财政经费在逐年增加。

  截至2013年底,该县拥有体育场地521个。农村场地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当地财政及村民集资、募捐等渠道自行解决,县对困难的贫困村从体彩公益金中给予一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这些年和平县体彩公益金70%都用在体育场地建设。同时,先后对县城北楼岗运动场、老城区体育广场及灯光球场进行了维修和改造。接下来将积极做好新城核心区体育场、馆的征地和规划建设。

2019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在惠州大亚湾举行
  2019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5月26日在广东惠体育局
梅州大胆实践打造“足球特区”
  广东梅州是我国著名的“足球之乡”,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