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网络 助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8.01.2016  11:04
2016年底我省供销社省级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将覆盖六成试点

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网络 助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新供销小额贷款公司工作人员对申请贷款农户现场调研。广东省供销社供图

  

南方日报1月15日 第A05版:广东·专题

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农民贷款难、农业融资难是老大难问题。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在推进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中,农村合作金融建设是重要一环。

  《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中提出,供销社要依托农村经营网络优势,围绕供销合作社产业链,加快建立全省性合作金融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通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农业保险经纪公司及参股农商行,开展农业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融资租赁、农村保险经纪等业务。到2016年底,省级农村金融服务平台经营服务覆盖60%的试点单位。

  在全面推进综合改革中,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导向,构建以融资担保为依托、小额贷款为动力、农村资金互助合作和参股村镇银行为补充的具有供销社特点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与此同时,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稳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业务,探索引导农民合作社在成员内部开展资金互助,努力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金融支撑。

  组建首家省级涉农小贷公司,2015年放贷近7亿元打造“三农”金融服务平台

  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等四省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当年5月,广东新供销农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供销小贷公司)成立,成为广东省首家冠以“农业”字头的全省范围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公司由广东省供销社全资企业广东粤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起设立。

  新供销小贷公司服务对象主要是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种植户等。据统计,农业合作社占广东新供销小贷总客户量的50%,种植户占20%,其余主要是涉农企业。2015年,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近7亿元。目前公司服务已遍布韶关、肇庆怀集和广宁、湛江徐闻、广州从化等多个地区,实现对种植业、养殖业、渔业、农场农户、林业、农业合作社等惠农贷款的发放。

  新供销小贷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广东省供销社在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下一步新供销小贷公司将秉承‘立足三农、服务城乡、联合发展、共享利益’的经营理念,在全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争取实现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全省10个地级市;通过5年的发展,实现粤东西北地区网点全省覆盖,构筑农村合作金融平台,打造成为全省供销社系统以金融服务为中心的第五大经营服务网络,切实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打通惠农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新供销小贷公司董事长王晓林表示。

  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因地制宜,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整合融资租赁、典当和小额贷款等业务,成立组建广东新供销金控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大力打造农村金融服务平台,为全省供销社系统企业及上下游客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供应链融资等农村金融服务。

  2015年8月,广东省供销联社与人保财险、人保寿险广东省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战略协议涉及农村生产保险、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保险中介以及投融资等多个领域,合作三方将共同打造“三农”服务综合平台,开发推广符合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保险金融产品,助力供销社为农服务工作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

  促进信用合作与生产流通融合,探索社内资金互助构建农村互助融资服务体系

  《方案》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按规定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业务。

  事实上,早在2012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意见》便提出,试点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农村资金互助社,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业务;还可以开展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由专业合作社内全体或部分社员自愿入股,在入社社员内部提供资金互助服务,单独核算,将信用合作与生产流通合作有机融为一体。

  在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进程中,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在试点农村资金互助社、开展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2015年11月10日,有63年历史的珠海市供销社华丽转身,正式成立珠海市供销社资金互助中心,成为广东省供销社系统首个经相关部门批准,以社员为主体的内部资金互助组织。互助中心成员包括市供销社、香洲区供销社、斗门区供销社、各镇供销社、供销社直属企业以及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面向三农、服务社员,注册资金4156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主要是社员资金管理与服务,兼营农业生产资料采购与销售、农副产品收购与销售、水产品收购与销售、饲料零售与批发、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珠海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也作了明确规定:只对入社的社员之间进行调剂,不向社员之外的任何单位与个人调剂。

  珠海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互助中心将有效解决涉农企业和农民无有效抵押物、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在清远,当地供销社也在积极探索农村资金信用互助新模式,通过创新涉农金融产品,着力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阳山县供销社成立阳山县新农村供销合作社(简称阳农社),每个乡镇选择2—3家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级社员加入阳农社,合作社的社员则成为阳农社二级社员。

  阳山县供销社负责人介绍,阳农社社员在阳农社所属的销售终端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时,无须即时付款,只须使用社员卡刷卡记账即可取货,待该社员的农产品有收成并交销售公司后,销售终端再委托销售公司从社员收益中扣除货款,从而实现在流通领域解决群众生产资金不足的难题。

  发挥供销社优势,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方案》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基层社以业务板块为基础,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用渠道、共享利益等方式,吸纳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社干部职工组建农民合作社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更好发挥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到2016年底,在试点地区初步建立起适应广东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体系。

  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供销合作社更好履行为农服务宗旨的迫切需要。

  当前,农村“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日渐突出,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必然趋势。

  针对我省人多地少、土地碎片化严重、家庭分散经营的基本农情,省供销社直属企业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打造以农技服务为牵引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测土配方、统防统治、试验示范、农技指导等系列化全程服务。目前该公司拥有农技服务队伍400多人,每年开展统防统治面积超过6万亩,打造了梅州金柚、茂名三华李、番禺果蔗等“天禾好作物”品牌。

  为探索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省供销社直属企业广东新供销天润粮油集团与怀集县供销社合作,实行“公司+农民土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采用统一供种、种植、田间管理、施肥用药、收购、烘干、储存的管理模式共同建设优质粮食种植基地3000亩,辐射带动周边5万亩水稻种植。

  在深化综合改革进程中,各地供销社立足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和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与农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利益联结,帮助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

  在清远市,连山县供销社帮助和引导乐丰年种养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加强合作,建成占地500多亩的有机蔬菜、水产品和禽畜生态养殖基地,在广州、东莞等地开辟了产品销售渠道。

  据统计,至2015年底,全省供销社系统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00余家,入社成员17.7万人,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我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