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社会工作实践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工作的模式及培养农村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新路径,从2012年11月开始,市民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华南农业大学实施,在增城市中新镇所辖35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社会工作实践项目。通过组织社会学或社工专业学生驻村协助村“两委”开展社会服务管理,拓宽了村“两委”视野,提升了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同时,通过社工专业服务供给,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提升了村民的自助能力及参与民主自治的热情,再造社区精神,探索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新模式。
项目实施过程中,驻村学生(或工作小组),以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农村社区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村民当前的服务需求,先后完成了26个村的调研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工作计划,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开展小组、社区、外展等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培育培养小组领袖,为老人、妇女、儿童以及异地务工人员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对本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建设的关注热情,激发村民共同参与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已按计划在中新镇25个村开展了驻村专业志愿服务,完成社区活动162个,受益村民14143人次;为62个重点帮扶对象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培育村级社会组织129个,其中志愿者小组24个,成长性小组11个,知识性小组17个,互助类小组6个,技术性小组4个,文体类小组50个,权益类小组17个。邀请专家为35个村、237名村干部开展社会工作能力培训3次。在2014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项目组派驻了60名社工专业学生到10个村,协助村委顺利开展换届选举工作。
通过一年多的驻村实践工作,村干部对社会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拓展了工作思路,改进了工作方法。驻村学生在服务实践中加深了对基层民主政治的认识,对农村有了特殊的情感,自觉思考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工作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村干部对驻村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深入农村”、“了解民生”、“有激情能吃苦”、“有知识水平高”等字语体现在一封封感谢信中。与此同时,村民的活动意识有了显著的提升,遇到问题会懂得运用自身的资源自行解决,自助能力有了长足的提高,村民之间的社会关系明显增强,互助频率提高。服务实践项目“服务质量好、协作基层好、学生成长好、社会反响好、村民口碑好”,实现了多方的共赢,为探索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新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有驻村学生在工作日志中写道: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享受到了社会的优待,享受到了社会带给我们的福利,在我们有能力的前提下,我们也应该反哺社会,为社会做一点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实践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责任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