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科技】华南农大:深耕沃土 百年长青

16.05.2014  22:03

 

华南农大:深耕沃土 百年长青

        文|本刊记者 孙洁

  “典雅娇姿落大方,相邀残雪散清香。花如兰貌端君子,叶似牛蹄幻恳皇。”这首七律,写的就是紫荆花。

  紫荆花开,一枝枝,一匝匝,如染、如画。那一簇簇的花朵紧紧相拥,在春光里燃烧起如火如荼的激情。紫荆花,可以说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校花。

  3月22日,是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第二十五届紫荆科技文化节,开幕当天,有近10万人前来赶“”集,使人不禁想起那句感叹,是谓 “北有武大樱花,南有华农紫荆”!

  今年的科技文化节以“青春中国梦 实干创未来”为主题,校长陈晓阳为本次紫荆科技文化节亲自题字并揭牌。“紫荆科技文化节是我校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开展的品牌活动之一,这使得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共同推进富有华农特色的紫荆校园文化建设进程,是我校青年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内容,”校党委书记李大胜这样说道。

  古朴校园

  华南农业大学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占地8250多亩,山水相携。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实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是省部共建“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

  选择3月走进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门,是个不错的时机。春天的华农大散发着植物的香气。在校园里穿行,喷泉、湖泊时不时出现在眼前,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绿地和红砖墙。

  在众多红砖墙体的建筑中,红满堂这座白色的圆形堡状建筑便显得有些特别。它是华农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红满堂作为学校高端学术活动、校友活动以及重要国内外来宾的接待专用场所,同时也是十万校友重温历史记忆、追思成长情怀的物质载体。红满堂是全国第一个砖拱驳壳建筑,由华南理工大学李淑敏、蔡益铣试验性建成,大胆采用了砖拱结构。继它之后暨南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均先后建造起这种建筑。唐山大地震之后,因为安全原因,其它三所学校的驳壳建筑被拆除。但红满堂那时未拆除,还吸引了全国著名的建筑家前来观看。这种独特的建筑便被专家称为“广东壳”。

  华农 精华5号楼是毕业留影胜地。 华农百年经历了多次结构重组、校名变迁。1926年7月,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随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农科,1931年改为中山大学农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原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和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华南农学院。丁颖教授任首任院长。翻新过的5号楼还保留了历史沧桑感。5号楼最初是中山大学理学院,后来为华南农学院办公地点,现作为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丁颖纪念馆。校史展览馆以大量珍贵的图表文字等展示华农百年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丁颖纪念馆以丰富的图文资料展示着丁颖及其华农老一辈科学家开创华农基业、一生为农科教育事业奋斗的事迹。

  在华农校内, 昭阳湖的院士广场是必去的地方。 中午时分,阳光洒在院士广场中央的昭阳湖面。昭阳湖因形如圆月而得名。顺着水波看去,可以发现零星的小野鸭。如果走路的动静太大,它们就“”地一声钻进旁边的水草丛里。不过响得热闹的蛙声是不会影响到它们的,大家和谐共处。昭阳湖湖畔的院士雕塑广场建成于2009年10月。在华农大工作、学习过的陈焕镛、丁颖、赵善欢、卢永根、庞雄飞、蒲蜇龙、黄耀祥、郑儒永等八位院士的白色雕像坐落在湖畔,栩栩如生,灵动睿智,使整个湖泊儒雅高洁,意味深厚。

  大师辈出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有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华农不仅有大楼,更是出大师的地方。

  华南农业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教授就是大师的代表。华农有“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亦有“建业自强、笃学明德、躬行践履、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在华农人看来,“丁颖精神”代表着一种敬业精神、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

  丁颖1924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和华南农学院院长及中国农科院院长等职。著名稻作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经长期研究,丁颖认定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现分布于华南的多年生普通野生稻是中国栽培稻的祖先。独创稻种系统分类法,并对我国稻作区域进行科学的划分。独创“区制选种法”,提出“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毕生育成水稻良种60多个。其中1933年育成良种“中山一号”,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种质转移到栽培稻上,在生产中广泛种植达大半个世纪之久。1936年通过杂交获得世界上第一个“千粒穗”品系。

  其晚年主持中国水稻品种光温生态研究,取得重要成果。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民教育家。振兴中华农业和兴办教育,是他毕生的执着追求。

  农业机械装备专家罗锡文是华农的又一位大师级专家。 他是当今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农业机械装备机电一体化和水稻生产机械与装备著名专家。从事农业工程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39年,具有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与农业生物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的坚实基础、较长期的基层农机企业工程实践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组织管理经验及国外合作研究经历。在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业机械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推动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和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相关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首创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成果已在南方稻区快速推广。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也是来自于华南农大。 罗富和年少时理想的职业是做一名机械工程师,但是他进了华南农学院,成为林学专家;在青年时代,他就跨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之门,历任民进广东省主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在华南农业大学当了8年副校长。他分管科研,而在当时因为条件太差,科研是薄弱环节。从国际水稻所回来的一位博士,其实验室就是一个破房间,满地稻种,两个书架。罗富和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他积极奔走,取得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不断改善实验条件,最终争取到数百万元资金,建设起一个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中心。

  当然,华农的大师并不是仅有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形成的一种大师的精神,在华农代代相传,并感召着华农的全体师生。一位华农的老教师告诉记者,当年他们为了红薯高产,把宿舍的灯拉到了红薯地,以此延长红薯的光照时间。还有一位老先生说,他们拉粪灌溉田地的小灌水车,是他们运动会检阅队伍中的亮点……他们把农业科研和创新当做是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正是弥漫在华农师生中间浓郁的大师精神。

  特色办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农坚持“立足广东、服务华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贡献,在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办学宗旨,一直在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办学。

  华农虽说是农业类大学,现在也在走综合型高校路线。学校向综合型发展的思路旨在“强农”。最近几年,学校通过发展生物、信息、材料等高新技术,来提升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学校的素质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体系。“一主”是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两翼”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位一体”是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实践。如每年寒假,华南农大都会有两三千学生当春运志愿者,以列车乘务员身份协助春运,他们接近农民工,培养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从2009年起,学校对教学进行了改革,整合课程,压缩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有更多时间自学和实践,强化研究性学习。特别是近几年,华农大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现已经形成了“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兼备的层次结构”、“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兼备的类型结构”和“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与特色的学科结构”。尤其是通过学校、学院、导师、研究生、管理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学校学位论文质量显著提升。截至2014年,华农大共获得 4 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在国内农林院校、省属高校中更名列前茅。同时,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从单一的农学门类扩大至工学、管理学门类,这标志着华农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

  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的办学理念中,大学既要有大师,也要有大楼;要有大树,更要有大爱, 这是大学应有的精神。陈晓阳说:“高校功能多,但人才培养是中心,我们强调育人为本,质量第一。农科学生中贫困生比例相对较大,大约在20%,特困生达10%。他们刚入校时多少显得有些不自信,我们特别注重对他们进行励志教育、社交礼仪培训等,让他们毕业时能以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气质、素质和学识,自信地进入社会。

  因此,华南农大也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目前由学校自行开设并列入教学计划的艺术类课程有:绘画、书法、大学生音乐知识讲座、艺术插花、演讲学等10多门课程。同时,充分发挥广州石牌地区六所高校联合办学优势,鼓励学生到外校选修人文类课程。其次,举办人文知识系列讲座和校园文化节。通过学生自行组建有益身心健康、丰富人文知识的书画社、摄影协会、艺术团、影视欣赏协会,英语俱乐部等社团,开展校园文化节和文艺汇演等活动,以及校工会和电教中心每周末举行音乐欣赏、电影名片欣赏,等等,使学生从中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对塑造自我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以教务处制订教学计划,开展课程教学为主,学生处、团委、工会、学生会、电教中心组织开展各种教育为辅,各院系积极支持配合,学生积极参与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格局。

  此外,华农还坚持自身的办学特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是以热带、亚热带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注重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科技创新上,学校围绕一些重大问题开展攻关。比如说,在禽流感、SARS、狂犬病等一些人畜共患病方面,学校有一支很强的创新团队,从疫苗研制、技术推广到防控,有一整套完善的领先技术。

  “顶天立地

  华农大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创新能力和实力显著提升,科研成果惠及地方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的科研项目及经费实现质的飞跃。最近5年,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7603项,到位科研经费16.79亿元。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3项,经费2.18亿元,在全国农业高校名列前茅。

   科研平台屡获零的突破。学校具有开展科研的良好条件,现有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研平台39个、人文社科类研究平台5个。其中自然科学类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大平台数量和质量位于广东高校前列。

   科研成果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仅“十一五”期间就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其中 “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与推广”、“重要动物病毒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成果在抗击SARS疫情、禽流感疫情大爆发等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禽流感灭活疫苗在全国共推广9亿余份,接种家禽33.68亿羽,养殖户增收达33.68亿元以上,直接挽回经济损失36亿元以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桔小实蝇种群持续控制的基础及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监测与防控网络,监测区面积达870万亩,建立示范区1187个,示范区面积247.539万亩,技术辐射面积1470万亩,开展产品检疫520万批次,实验区农药使用量减少了25.3%,挽回经济损失138.65亿元。

  勇于担当

  当前,学校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创新了“高校+政府+企业”、“高校+项目+企业”、“高校+基地+企业”、“高校+科技+企业”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扬帆“科技绿舟”,与政府合作服务“三农”。学校先后与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29个厅、市、县建立了农业科技合作关系,目前有100多个具体项目在实施,产生社会经济效益900多亿元。

  推进“四个一”工程,与企业合作服务“三农”。2003年学校成立了华南农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在2007年学校又专门成立了“华南农业大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中心”,2013年,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全方位搭建服务“三农”平台。其中“四个一工程”(即由教授领一个团队,联一个龙头企业,兴一个农业产业,富一方农民)模式已覆盖广东全省,并辐射华南、西南(北)。 温氏模式”是该模式的最成功典范。

  依托科技项目,做实科技下乡和科技扶贫。学校自1986年以来,一直坚持组织全校师生用自己的才华智慧,积极服务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2001年以来,在帮扶石灰岩地区贫困村——阳山县黎埠镇六古村过程中,学校共拨出17万元帮扶3个项目,组织学校老师、科技人员50多人次到村开展工作,帮助建村文化室、修公路、办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3年村民年收入超3300元,并吸引外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青年农民回流,成为石灰岩地区脱贫的典型。学校扶贫工作荣获农业部和广东省扶贫先进单位称号,还有一批教师获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在省委省政府“双到”扶贫开发中,对口帮扶乐昌市庆云镇沃田村,开创了“科技+产业”的扶贫模式,在三年的综合考聘中荣获优秀。

  实施“三进”工程,师生齐心服务“三农”。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企业、走进政府、走进开发区为“三农”服务。学生通过进村头、进田头、进户头,了解“三农”问题。仅2012年一年,就有3000多名预备党员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社会工作、农村社会保障”等80多个主题,撰写了调研报告327份。此举获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专门批示: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对大学生预备党员党性锻炼“六个一”的做法值得总结推广。

  在过去的十二年间,华农大组织近11000名学生参与春运志愿服务,累计运送旅客达1461.09万人次,约占同期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客运段总运送量的22.3%。2008年,华农大1100名志愿者面对八十年不遇的特大冰雪灾害,坚守乘务员工作岗位,顽强拼搏,先后被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团省委评为“广东省抗灾救灾先进集体”、“广东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这是广东省高校系统中唯一获得抗雪救灾表彰殊荣的单位。学校连续17年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华南农业大学走过了105年的光辉历程,承载着百年深厚的学术积淀,传承着百年优良的办学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为华南地区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来源:《中国农村科技》 总228期)

(责任编辑: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