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珠三角外省农民工年均减少30万人

19.08.2014  17:01

  据新华社广州8月18日电 本省农民工快速上升、外省农民工缓慢下降、常住人口增速加快——在广东人口结构出现全新变化的背后,广东经济体在长期演进过程中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广东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3年间,广东本省农民工由790万人上升至1048万人,年均增长64万余人。与此同时,外省农民工从1777万人下降至1654万人,年均减少30万余人。

  “广东的城市化加速导致省内农民工数量的快速增长;珠三角转型升级带来对人口素质要求的提高,以及中西部经济加快发展导致省外农民工数量的减少。”广东省委党校区域经济研究专家陈鸿宇说。

  在“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粤东西北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广东相对不发达区域城市化呈现明显加速趋势。2008年至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9.7%、13.1%和18%,增幅比珠三角地区分别高8.4个、1.8个和6.7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王文森告诉记者,2010年到2013年,粤东与粤北城市化率每年以0.56%的速度增长,粤西地区达到0.93%。与此同时,广东特别是珠三角转型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今年以来,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等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推进“机器人换工人”。

  但外省农民工数量缩减势头并不意味着广东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广东常住人口在2005年末为9194万人,2009年末为9638万人,到了2013年末,增至10644万人。

  “从增长400多万到增长1000多万,加速度是明显的。珠三角并没有褪色。”广东省社科院广东人口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说。

  广东国企改革意见从六方面确立改革顶层设计

  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将超七成

  深圳特区报广州8月18日电(记者 李明)今天,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下称《改革意见》)正式颁布。根据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

  《改革意见》全文14页,分六大部分,对全面深化广东国企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产优化配置、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监管体制、加强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全面具体地确立了广东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

  《改革意见》在混合所有制企业比重提升、资本布局优化、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资产监管体制完善等四个方面明确了此轮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国有资本将主要集中在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形成30家左右年营业收入超千亿或资产超千亿元、初具国际竞争力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形成市场化的企业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长效约束机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探索建立专业监管和委托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