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猝死被拒赔背后的真问题

29.06.2015  11:14

5月9日,深圳横岗镇诚毅达五金厂62岁的保安周永德,永远闭上了双眼。好友李时强说,“他曾经多次跟我抱怨,工作太辛苦。”深圳市公安局梧桐派出所报警记录确认,周永德在工作岗位因病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确认为猝死。周永德家人要求工厂老板依法给予赔偿,工厂老板以周永德超龄为由拒绝赔偿,拒绝支付火葬费。(6月24日 澎湃新闻)

尽管企业以周永德超龄为由拒绝赔偿,但是,从报道来看,周永德不仅与企业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而且一人“身兼三职”。他长年没有休息,既要做保安,又要打扫卫生,还要给老板家做饭。对于年过六旬的人来说,这样的劳动强度如何吃得消?更令人悲愤的是,面对在工作岗位上猝死的员工,老板不仅不反思自身过错,积极赔偿善后,安抚死者家属,还以员工超龄为由拒绝赔偿。

企业老板利润血管里的道德血液何在?国家法律法规何在?虽说周永德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但是周永德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是真实存在的。而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仍然从事劳动的人员,法律并未作出禁止性规定。也就是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仍有劳动的权利,其权利也应当受工伤保险法律规范的保护。员工超龄根本不是企业拒绝工伤赔偿的借口。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猝死的超龄农民工维权无门,工伤农民工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屡见不鲜。身为长春市人大代表的柏川木业公司经理司义贤曾污蔑有的工人故意受伤讹诈钱财。江西农民工熊春根在工厂上工时手指被钢筋打断,因负担不起治疗费用,手捧断指离开医院。

无论是猝死的周永德被拒赔,熊春根手捧断指弃医,还是老板污蔑农民工讹诈钱财。农民工伤维权难背后的社会之痛令人深思。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农民工伤事故频仍的原因多与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没有受到专业培训,企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够有关。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广东商学院谢泽宪教授、中山大学黄巧燕教授等人曾开展过一项工伤课题调查。他们对珠三角地区38家医院、1家职业病防治医院的问卷调表数据显示,71.8%的企业发生过很多次工伤。他们据此认为,高速发展的GDP指标掩盖了工伤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因此,从源头上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更为关键。比如,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关注劳动者安全培训、休息权利、工伤保护等等。尽管《劳动合同法》早已生效,但是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部法律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加强劳动保护关键要看法律执行力。

除了对农民工加强劳动保护,预防工伤事故以外,工伤事故发生以后,为农民工落实工伤待遇也很重要。但是农民工工伤保险办理率普遍偏低。曾有报道说:在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援助的案件中,超过90%的农民工没有办理工伤保险,没有一个用人单位主动申请工伤认定、主动支付工伤待遇。农民工独自承担工伤造成的伤害后果,农民工常常是“一人受伤,全家落难”。农民工工伤死亡赔偿更是难上加难。

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本是法律的刚性要求。但是,农民工存在流动性大,劳动关系确认难、时间长,农民工工伤待遇索赔程序复杂的问题。周永德猝死,家属索赔无门,就是佐证。而且,多数农民工就业技能单一,法律意识不强。为了保住饭碗,他们即使明知用人单位违规操作,侵犯其权益,也只能忍气吞声,唯心接受不办工伤保险,不改善劳动条件等霸王条款,冒险劳动。与此同时,在逐利思维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当下,用人单位以影响发展为由,也不愿交纳工伤保险费。

早在2011年7月开始施行的《实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提出,因工死亡补助金标准为工伤发生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该规定实现了工伤事故全国“同命同价”。按照这一赔偿标准,周永德将获得近60万元工伤赔偿。警方确认周永德在工作岗位因病抢救无效死亡。律师已经代表家属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周永德家属能否获得应有的工伤赔偿金,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苏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