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根”养健康 萝卜“破气” 不配党参黄芪

27.11.2015  11:45
如今“小雪”节气已过,正是根类食物当令的季节,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林淑娴教大家如何“冬吃根”。

  广东第四次入冬努力终于给岭南带来浓浓的凉意,冬天的样子有了,吃货们关心,冷起来的季节最适合吃什么呢?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这就是中医一直说的“天人相应”理论。春天是花开的季节,夏天是枝繁叶茂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蛰伏收藏的季节,这句话说的就是要吃恰逢时令的食物。从现实意义上讲,当季的食物长得好,营养丰富且价格适宜,的确适合多选择。如今“小雪”节气已过,正是根类食物当令的季节,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林淑娴教大家如何“冬吃根”。

  ●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通讯员 宋莉萍

  1.吃“”可当“减肥神器

  冬吃根,究竟这个根指的是什么?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林淑娴介绍,“”指的是以肉质根为食用部分的蔬菜,例如胡萝卜、藕、山药、薯类、百合等。这一类食物可以当作蔬菜,也可以当作主食,是日常平衡膳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

  林淑娴营养师介绍,冬天天气寒冷,往往要吃多点东西以保持身体温暖,不知不觉吃多了,冬天还没觉得怎样,因为穿的衣服还是蛮多的,但是到了春天来临的时候,开始可以展现自己身材的时候就悲剧地发现,肚子多了一个圈,手臂也粗壮了。“天啊,究竟这个冬天我还吃不吃啊?”当然是要吃的,均衡的膳食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吃也需要技巧。冬天吃点“”能让你很苗条,这个“”主要是指薯类。因为薯类食物通常体积大热量少,而且膳食纤维丰富。例如你同样是吃一碗,我一碗番薯饭比你一碗白米饭就会更加饱一点,但是热量就比一碗白米饭要低,同样的热量我能多吃几碗呢。

  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吃了这一薯类的食物特别容易长胖呢?林淑娴营养师指出,大家都知道薯片、薯条吃多了会胖,但这个不是薯类的错,而是选择的薯类烹调方式有问题。“例如我煮芋头粥,煮番薯饭,其他肉类和蔬菜、水果都是跟之前一样,这样就完全没问题了,我能足够饱,又能达到控制热量的目的,而且还多了很多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是如果我跟平常一样吃饭,可是又额外多吃了炸薯片、炸薯条、土豆烧牛肉、拔丝山芋、拔丝番薯等用油炸、用糖煮的薯类们,这样子很难不胖。

  “其实这些薯类如果要做成菜肴也行,只要吃了它们就少吃点饭。但最害怕的就是要用滚油炸一下的薯类们,因为在这个用油炸的过程中就吸收了大量的油,油的热量可是糖类和蛋白质的2.25倍。所以请让薯类远离过多的油和糖。

  林淑娴营养师提醒,薯类本来很“苗条”,是煮的方法不对才让它们变胖了。新的膳食指南里面建议,每人每周应食薯类5次左右,每次摄入50克-100克。冬天应该让薯类这“瘦身神器”大展身手。

   2.冬天吃“”养健康

  林淑娴营养师介绍,除了减肥,“”类食物还有多种好处。

  第一是通便。“”类食物含有的膳食纤维比较高。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的体积,软化粪便,使大便更畅通。膳食纤维一般在植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蔬菜中一般含有3%,水果中含有2%,而“”类食物也含有2%,我们平常吃的精白大米大概就1%。如果常年大便不是很好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类食物。

  其次,吃“”还有利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常常听说糖尿病人不能吃那么多主食,结果弄得常常饿肚子,生活质量没保证,觉得这样吃没意思。其实这种说法是没错的,但不全面,因为主食也有很多种。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最好就是选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主食。不同主食的血糖生成指数不同,大米饭83.2,马铃薯62.0,甘薯76.7,胡萝卜71.0,山药51.0。无论怎么看,“”类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都比我们平常吃的白米饭要低。因此,用“”类食物代替一部分的主食,不但可以饱一点,血糖也可以控制得好一点。

  第三,吃“”还可以美容。“”类食物中含有多种成分能有效延缓衰老。例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这些抗氧化的成分丰富,能帮助保持美丽。另外,这个抗衰老还是指抗人体的整体机能衰退。“有了健康的身体,还怕没有美丽吗?”林淑娴营养师特别指出,胡萝卜里面的β-胡萝卜素,是所有食物当中含量最高的,而且稳定性非常好,无论蒸、煮、炖、炒都不会大量丢失。这个β-胡萝卜素能有效减少癌症和心脏病,延长人们的寿命。不过,林淑娴也提醒市民,胡萝卜吃多了皮肤会变黄,所以每次不能吃太多。即使多吃了,只要停止吃黄橙色的蔬菜水果,半个月后就会恢复正常。其次,“”类食物当中维生素B1、B2,维生素C、烟酸含量均较谷类食物高,是日常以精白米面作为主食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链接

  萝卜“破气” 不配党参黄芪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很多人知道,冬天吃火锅,搭配点萝卜这种“”最适宜。不过,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消化科主任陈延指出,萝卜虽然白白胖胖很可爱,自古也有“冬天的白萝卜似人参”的说法,可是,吃萝卜也是有讲究的,吃得不对,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萝卜有很好的下气消滞作用,吃火锅时放点萝卜,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帮助消化。进食过多,或进食肉类后出现腹痛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别急着找药,先吃几块萝卜试试看。食用萝卜后,不少人会出现频频放屁的情况,这就是萝卜的下气功效。所谓下气,就是加强胃肠道的运动,使胃肠道的气体从肛门排出,这样就能很好地缓解因胀气引起的胃胀及腹胀等不适。同时,由于萝卜能加强胃肠的运动,因此它对功能性便秘也有一定的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用萝卜治疗便秘的记载。有研究发现,萝卜中还含有可以帮助消化的淀粉酶,以及可以促进胃肠运动的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可以起到通便、降脂及预防胆结石等疾病的作用。

  此外,萝卜本身有良好的化痰作用,能够使痰变稀而容易咳出,一般认为,萝卜是偏凉的,所以在化痰方面以清热化痰(粘稠的黄痰)为主。平时咳嗽痰多,痰液粘稠难咳的,一般是热痰,这时吃些白萝卜,对咳嗽痰多都有一定的帮助。

  由于萝卜有下气和消滞的作用,因此对于脾胃虚弱(表现为胃纳不佳、大便溏泻),并且没有积滞的人来说,最好不要经常吃白萝卜。因为过多的行气,就有耗气的可能,这会使脾胃虚弱的状态无法好转,甚至加重虚弱的情况。

  陈延主任指出,很多人都认为萝卜有解药的作用,建议吃中药的时候不要吃萝卜,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中医理论来说,萝卜和其他中药没有“相畏、相反”的情况,因此不存在对其他中药的影响。但是,由于萝卜有下气和消滞的作用,中医认为行气太过则容易破气,因此食用萝卜会对补气类药物(如人参、黄芪)的补益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妨碍。广东人经常会用党参、杞子、黄芪之类药材煲汤,以达到滋补作用,此时就不要再吃萝卜了。

  此外,萝卜性偏凉,因此不适合那些以虚寒为主要表现的咳喘(痰白、质稀或如泡沫)。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在体质方面也以脾肾亏虚为主,因此也不适合食用萝卜以祛痰。当然,如果是急性发作期,表现为痰多、色黄、质粘时,萝卜还是可以作为辅助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