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研讨会召开 收视口碑双冠军获好评

24.07.2015  11:29
7月20日,电视剧《冰与火的青春》研讨会在京举行,该剧自播出以来不仅收视口碑双丰收,还引发了不少观众对青春的讨论。”  校园环境虽然很单纯,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个性,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本科生李明尚对剧中商战情节也有兴趣。

原标题: 《冰与火》研讨会召开 收视口碑双冠军获好评

冰与火》传递青春正能量

  搜狐娱乐讯 7月20日,电视剧《冰与火的青春》研讨会在京举行,该剧自播出以来不仅收视口碑双丰收,还引发了不少观众对青春的讨论。湖南卫视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交易管理中心主任肖宁透露,“《冰与火的青春》这个题材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主旨。7月12号在频道播出,到今天正好一周,收视率在全国达到了2.6%,份额达到了8%,而且双市场都排第一,城市网也是遥遥领先,所有卫视中也是双市场排第一。”而截止前天(7月22日),CSM50城市网收视率1.571%,市场份额4.59%,全国网收视率2.71%,市场份额8.44%,连续12天蝉联双网冠军,单日网络点击率接近一亿,捍卫了湖南卫视收视霸主的地位。

  研讨会邀请到《冰与火的青春》总制片人、编剧梁振华、制片人倪君等主创人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等资深专家,以及北京各大院校的学生代表参加,大家各抒己见,《冰与火的青春》得到了各方高度肯定。

   主创说:偶像元素未淡化现实意义

  梁振华1995年进大学,在学校里先当学生,后面当了老师,整整20年见证过太多年轻人的成长、成功、失落。他在大学自己就有过意念,要做一部关于青春的作品,见证从80-90这一代年轻人的痛、爱、希望和迷茫。为了做好这部剧,梁振华邀请来贾乃亮、杜淳、颖儿等当红偶像,让他欣喜的是,偶像的元素在这部剧当中让位于现实和话题,“我发现《冰与火的青春》引发网民的讨论不是在偶像身上,而是在这部剧所探讨的青年话题身上,关于今天的青年往何处去等非常现实的话题,特别让我感动。

  梁振华更试图用一些诙谐的幽默的逗趣的方式包裹现实话题,比如贾乃亮饰演的主人公在人生的最低谷的时候,当过快递,干过保险公司,干过房产经理,纯粹的群众演员,经过一番啼笑皆非的经历,最后又回到了金融,因为剧作主要讲的是金融行业。显然这样的设计得到了观众认可,“有一个网民说,我也是富二代,为什么江焱把自己击碎之后可以起来,而我败了家现在一无所有,看了这部电视剧我觉得我可以。”电视剧取得成功,夺人眼球的片名也功不可没,《冰与火的青春》制片人倪君深有感触,“当时这个本子叫《青春你好》,我们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泛,想往实里落,才想到了《冰与火的青春》。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走到现在经历了很多的坎坷,经历了很多的波折,就像冰和火的关系,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共鸣,都有冰与火的磨练。

   观众说:从剧里看到了自己的青春

  研讨会上,还邀请了不少正在校园里的同学“现身说法”。大学生、研究生看《冰与火的青春》其实就是对着一面镜子,看到了自己正在经历的悲欢离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娟说自己跟剧中人物的年龄差不多,刚刚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的阶段,“上课无聊睡觉、吃东西、逃课,或者学生期间做兼职,甚至有的毕业论文找枪手,求职过程当中的艰辛,还要面对租房各种问题,还有职场新人会受欺负会受挫,还有种种爱情的苦恼和婚姻的物质论,到底是忠于亲情还是忠于自己的感情,毕业应该回老家好还是留在大城市好,等等很多话题,非常符合现在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的现状,除了毕业论文找枪手这件事我都经历过。

  校园环境虽然很单纯,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个性,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本科生李明尚对剧中商战情节也有兴趣。李明尚一开始对罗浩这个角色有些耿耿于怀,他觉得杜淳这个演员年纪有点大,找他扮演商务男的形象不够青春,后来才发现这个角色的亮眼之处,“他其实也是青春的,因为他有仇恨心理源自于他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这个伤害没有愈合,伴随着他一起成长,这个他的青春其实就是在这部剧当中慢慢淡忘自己的仇恨,慢慢学会用宽容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别人,所以他的长大和对自己的救赎仍然在完成,他也是青春的。

   专家说:激励青年传递青春正能量

  湖南卫视把一部青春励志剧放在暑期档播出,不但创造了收视率高峰,更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就盛赞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剧,“这是一部正能量相对比较多,戏说成分比较少的戏。其次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年轻观众从电视开始慢慢往外分离,在这个时候湖南台和《冰与火的青春》的剧组推出这部青春偶像剧,可以说把年轻人从互联网往电视台上拉起了一定的作用。”而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看来,本剧涉及了一个重大命题,青年人对人生目标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精神梦想的关系。

  李准对苏克在酒吧里说“房子、车子这些物质我并不看重,我看重的是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句台词记忆犹新,他指出现在很多年轻人首先追求物欲的满足,把这个作为唯一的目标,确实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苏克这个形象却很聪慧,很善良,很老实,忠于职守的人,也很重旧情,很有思想启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则认为《冰与火的青春》吸取了韩剧、港剧的优势,“韩剧相对来讲会更封闭,更现实,更像是纯精的情节剧,不希望太多现实的社会因素进入,帮助它在不同的国家更好的传播。香港剧特别情节化,一定要靠偶像的情节推动整个人物转型的变化,我们的作品介于二者之间,确实是中国特色的类型。虽然是青春励志的成长剧,有韩国家庭加偶像剧的内容设计,还有TVB当年家族恩仇剧和商战剧的影子,把一些不同类型、技巧和不同方式都融合在了这部中国特色的类型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