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桶挑战热袭全球大揭密 体验需谨慎
冰桶挑战席卷全球。
炎炎夏日,端一桶清凉的加冰清水。抬桶,翻腕,让这股低温从自己的头顶倾泻而下,那是多么的清爽!好吧,既然用的是冰水,那可能、也许,会让人突然冷得受不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项给自己带来冰冷的举动恰恰是这个夏天全世界最火热的运动。从体育界到娱乐界,从商业圈到政治圈,欧美的大人物们大都已经或者正在被卷入其中;甚至于在远离发源地的中国,各路大亨明星也开始介入其中。这项运动不是行为艺术,大部分时候,它以慈善为初衷,又叫做“ALS冰桶挑战”。 ■闫羽
生于病患募捐
要了解这项运动,首先就要了解“ALS”的含义,ALS即“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英文缩写,又称“渐冻人症”,是一种渐进和致命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它会导致人体的肌肉逐渐萎缩、衰弱,直到大脑完全无法控制。全身瘫痪,对话只能借助机械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便患有ALS。另外ALS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卢·格里格症”,因著名棒球手卢·格里格也曾患此症而得名。此番引发冰桶挑战,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位前棒球选手——前波士顿大学队的彼得·弗拉泰斯是位ALS患者,也曾与美国ALS协会有过合作,是他把来自高尔夫球场的灵感转移到了全美乃至全世界。在此之前,高尔夫球手克里斯·肯尼迪和他的表亲率先于脸书开始挑战,弗拉泰斯则把活动引向推特,以自己为起点掀起了一场轰动世界的运动。
保持适度很重要
明媚的阳光之下,一位身材火辣的艳装美女捧着一个大冰桶,晒出迷人笑容的同时,双唇之间吐出一段诱惑的言语:“I'm ready to make mayself wet!”冰桶挑战是如此的美妙,不仅名义慈善,有时候还很养眼。然话音未落,一壮小伙从镜头外窜出,一把按住冰桶:“Sorry,这可不能让你浪费。”
这当然不是真实的场景,只是美国新近一则公益视频的大致剧情。然而故事虽假,它所反映的问题却也正是冰桶挑战的现状:慈善固然得到推动,活动本身却有些偏离原有的初衷。有时候这项活动的不少参与者其实也没有更多地去了解这种疾病。而提高公众对ALS的重视恰恰是活动的初衷之一,挑战并不仅仅是为了募捐。
冰桶挑战的发起者最初并没有为活动制定具体的规则。而就在四天之前,冰桶挑战的推广人之一、彼得·弗拉泰斯的好友科瑞·格里芬不幸逝世,原因是跳水后溺亡。事发当时已经是凌晨两点,格里芬跳水的原因很可能是庆祝自己募捐行动的大获成功。他的离去让人惋惜,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任何事都不能做得过火……
明星效应的胜利
把冰桶里的水从头顶浇过,成功完成便可再点名三人。被点名者要么接受挑战浑身湿透,要么就直接捐献给美国ALS协会100美元。从挑战开始到8月18日,ALS协会已经募集捐款约156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捐款仅有180万。这也难怪美国时代杂志惊呼:“冰桶挑战改变了慈善募捐。”
一人挑战,点名三人,冰桶挑战以几何式的发展速度,迅速从“弱势群体”扩散到了NFL等美国主流运动圈,然后发展到商界和政界,包括比尔·盖茨这样的老富豪都被拖下了水。而根据脸书的官方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120万的用户上传过自己冰桶挑战的视频。再算上其他各种渠道,参与此次活动的美国人估计已经超过1500万。换句话来说,现在的美国谁淋了冰水根本不是新闻,谁没浑身湿透才是怪事。
拒绝接受挑战直接捐款的人物当中,奥巴马是最有名的一位。国内媒体多报道勒布朗·詹姆斯点名总统,但实际上奥巴马树大招风,早已被点名多次。单是名人之中,点过总统的就包括小肯尼迪的遗孀埃塞尔·肯尼迪,年轻歌星贾斯汀·比伯和搞怪歌手“怪人奥尔”扬科维奇。
不仅仅是在美国,冰桶挑战也开始在全世界流行,比如效力西甲(微博 专题) 皇马(官方微博 数据) 的C罗(微博 数据) 就已完成挑战,并点名队友马塞洛。在中国,冰桶挑战也已经开始。先是刘作虎自发完成挑战并点名罗永浩等三位同行,然后又是雷军宣布接招,完成挑战之后,雷军点名刘德华、郭台铭、李彦宏,又把战火烧到了港台。包括风靡华人圈的大美女林志玲,都已经在周二接受台商郭台铭的点名,准备完成“湿身大典”。
为什么冰桶挑战会如此盛行?
主题积极
究其本质,这是一个慈善活动,出师有名于是人人乐于参加。不论你是出于什么目的什么心情来参加这个活动,但是最终你总能沐浴在一种名叫“慈善”的圣洁光辉下,这个落脚点能让众人high起来后无后顾之忧。
冰桶形式
ALS患者又被称为“渐冻人”。用冰水浇灌自身是体验患者痛苦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却让参与者感到有趣,同时成本又非常“低廉”,这种低廉不仅体现在物质成本上,也体现在时间成本上。物质上只需要冰水和桶就行,无人帮忙都能自己完成。时间上也非常短,从准备到全部完成不足半小时。而这种时间成本上的低廉对于那些名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冰桶这种形式很接地气,既便于传播,同时又不会让人有炫富,搏出位之感。
病毒化传播
接受挑战后,可以选择三个人进行挑战。这种1比3的规则,实质上是内置了一种病毒式的传播机制。三个人的基本设定既能让病毒自我复制得以存活,又不至于因大范围点名突然扩散到普通人群中而让观众失焦。
名人效应
全球名人的参与绝对是此项活动能够如此流行的最重要原因。而且活动初期,就从新泽西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跳到了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之后扎克伯格点了比尔·盖茨的名。年近6旬的比尔·盖茨接受挑战,同时浇水方式还别出心裁,展现了一把理工男的浪漫情怀。至此,整个活动的逼格就被拉至非常之高了。一个活动逼格很高,同时参与成本又不高,之后小咖们便积极靠拢,甚至某些人寄望借此拔高身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挑战心理
冰桶挑战有点像友善版的“网络约架”。在那么多人的注视下,不应战会有丢面子的心理。同时,冰桶的挑战难度不算太大,在“丢面子”和难度不大的挑战面前,人们更倾向于挑战。除了挑战,其也有社交属性,好朋友间像是在大众面前玩了一次“真心话大冒险”。
比拼朋友
ALS冰桶挑战同时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看看我的朋友有多牛逼”。大家在选择谁作为接下来的挑战者时,更倾向于社会地位或名气与自己持平甚至于高于自己的,而在某个领域顶尖者则会选择其他领域的佼佼者。所以NBA里很多人都点到了詹姆斯和科比,但是他们两人则没有选择点名联盟中人。
这些跨领域的点名会让旁观者有一种“哇,原来他们关系这么好”的感觉。点名者和被点名者则享受着这种“你看我人缘多好,人脉多广”的优越感。这导致整个活动不停地从一个圈跳到另一个圈,直至辐射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