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奋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宣言

28.11.2015  12:5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朴素理想,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平安、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朴实愿望。千百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内忧外患,从内心里渴望和平、安康、殷实、富裕的生活,这是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理想社会写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标准逐步丰富和提高,从偏重于物质层面更多地向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发展。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同时展现中国社会发展更加远大广阔的前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因此,也可以将小康社会理解为现代化的中国式表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十三五”时期既是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中国梦第二个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启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主题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使“十三五”规划有了宏伟的蓝图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凝聚各族人民力量为之奋斗。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201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00美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三次产业比重为9.2:42.6:48.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6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小康社会指标,大部分已经超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全是可能的。

建议》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国民素质、生态环境和社会制度建设五个方面对小康社会提出新的目标要求;同时,针对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按照这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和措施,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思维。五大发展理念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世界文明社会与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全国人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然可期。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