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行业快速发展 标准缺失掣肘(图)

15.07.2014  05:01

  看似简单的一杯水,却是关乎所有家庭安全的大问题。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安全饮水的需求不断提高,净水器行业也随之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由于净水器的国家、行业检测标准不够完善,产品品质良莠不齐等问题制约了净水器行业的发展。

  新快报记者 李骞

  上半年行业增速达40%

  近期以来,国内各种水污染事件频发,除水源污染外,水在输送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业内人士表示,在此种背景下,尽管今年家电行业整体发展低迷,中国净水市场仍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上半年增速达40%。

  中商情报网最新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净水器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净水机销量不断提升,从2009年的1627万台提升至2011年的2522万台,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2013年,我国净水器销量约为4470万台。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净水器行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周菲对新快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净水器市场已经形成了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其中市场占有率较大的有圣帝尼、美的、立升等。另外,有些区域性品牌在特定区域内占有率较高,如珠江三角洲的泉露、净之泉、美的、安吉尔等,长三角也拥有爱惠浦、3M、沁园等代表品牌。

  “目前国内市场上净水器的渗透率仅为3%—5%,远低于欧美家庭70%的渗透率,市场空间巨大。”奥维咨询生活电器事业群研究员黄媛媛表示。

  行业标准亟待规范

  净水器市场的快速增长引来各大厂商纷纷涌入。目前较大的净水器品牌,不仅有美的、沁园等传统饮净水机的本土品牌,美国A.O.史密斯、GE、怡口等跨国公司,还有TCL、春兰、新飞等市场新军。据粗略估算,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净水设备企业已经超过3000家。

  在市场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净水器的价格相差悬殊,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活性炭”、“微滤”、“超滤”、“反渗透”等技术概念在净水器厂商宣传上频频出现,但对于净水器所使用的材质、各种过滤技术的功用、究竟何者净水更为有效,这些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进行规范和标明。

  沁园集团高级副总裁叶秀友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3000家净水机企业中,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3亿元以上的企业在20家以内,10亿元的企业更少。

  周菲表示,目前净水器产品相关标准较为欠缺,成为行业发展的掣肘。针对净水器的很多细分产品,目前并无统一的国家标准,而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又不能对净水器产品品类全面覆盖。据悉,早在2007年我国曾启动制定净水器系列国家统一标准,不过时隔7年至今仍没有正式出台。

  滤芯更换成行业发展瓶颈

  从当前市场上的产品来看,净水器的工作原理大多是通过各种滤芯(例如PP棉、活性炭、反渗透膜等),去除水中的部分杂质污染物,进而达到净化水质、去除异味的目的。周菲表示,由于净水器核心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产品中的核心部件滤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这已经成为净水器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据介绍,滤芯相当于净水器的“CPU”,是净水器过滤能力高低的承载者,但无论使用何种滤材都容易滋生细菌,并非一劳永逸,需要定期更换。

  以5级过滤的反渗透净水器为例,一般PP棉两个月需要更换,活性炭滤芯的使用周期是3-6个月,超滤滤芯的寿命一般24个月,反渗透滤芯能使用36个月。更换的频率与当地水质、使用频率以及制水效果有关,一般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平均算下来,每年消费者在滤芯上的花费就要数百元。

  “滤芯的制造缺乏统一的标准,消费者一旦购买了某个品牌的净水器后,后续的滤芯更换也只能购买同一个厂商的产品。一旦生产商不继续生产时,昂贵的净水器便失去用处。”周菲表示。

  链接

  如何选择一款净水器

  第一招:看资质,选品牌。

  一款合格的净水产品必须要有由中国卫生部测试颁发的“中国涉水产品认证”。而进口品牌可能会获得一些国际认证,如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的认证。

  第二招:看滤芯,选技术。

  市场主流的净水技术有三种:反渗透、超滤、微滤,其中反渗透膜的过滤口径为0.0001微米,超滤膜的过滤口径是0.01微米,微滤膜过滤口径为0.1微米。这三种净水技术都能100%过滤掉细菌,但反渗透技术过滤得到的几乎是纯水,而超滤净水器过滤精度相对要低一些,能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第三招:看客户,选服务。

  如果一个品牌有知名的国际企业客户,说明其产品已经过专家把关。服务优质的商家会根据地区水质、水路设计、房间大小等各种因素,向消费者提供针对家庭制定的个性化净水方案,售后还会定期上门更换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