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8日新华网:华南师范大学宣传部长刘凌:推出了双微,形成校级新媒体平台
创新引领教育,教育创建未来。教育,乃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承载着中国的现在和未来。12月4日,以“创——建未来”为主题的2015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之声”活动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及各大教育机构的领军人物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中国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
活动中华南师范大学宣传部长刘凌接受了新华教育专访。以下是本次访谈的精彩内容:
主持人:各位新华网友大家好,您目前关注到的是新华网2015年“大国教育之声”,现在来到访谈间的是来自于华南师范大学宣传部的刘凌部长,节目的开始,请您和各位网友打个招呼吧。
刘部长:各位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恭喜华南师范大学在这次活动中获得“2015年度,新媒体建设经验高校”请您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华南师范大学在新媒体方面的建设情况怎么样呢?
刘部长:谢谢主持人,应该说新媒体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不仅是在高校,还是在我们周围的每个人,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拥抱它、使用它、追随它,所以说这是一个新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高校新媒体用户最活跃、最集中的群体,就是大学生。他们对手机和各种移动端的使用非常普遍,因此在高校里面工作,我们要做到大学生关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要跟到哪里。我们要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去传递信息和思想,因此,在华南师范大学,我们从学校党委到具体的宣传工作部门,对新媒体工作定位一开始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把它作为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点来进行。
在怎样推进新媒体的工作中,华师大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第一个,是抓顶层设计。在新媒体的管理、运营上,我们一开始就推出了我们学校的新媒体管理办法,并且推出了我们学校新闻宣传管理办法,通过这样的文件和制度,从顶层方面对它进行规范。
第二个,是做到了全媒体的整合。既然有新媒体也就有传统媒体,那么在新媒体生长的过程中,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将传统媒体的优势与新媒体的长处相结合,使它们实现双赢。我们是在总结了华南师范大学传统媒体经验的基础之上,再来进行新媒体整体的设计。譬如说我们从人员方面,我们就把目前学校现有的校报、广播台、网络,这几支队伍全部整合成学校华南师范大学新闻社的成员,把所有平台都集结在华南师范大学新闻网,这样的平台上去集成。通过这样集成的平台,和一个融合的队伍,我们就能够做到新媒体推出来的时候,它是一个集团军在运营,而不仅仅是新媒体。在媒体界,大家都在说新的还在路上,传统的却在消亡。但我们传统的优长,正在通过新媒体新平台彰显,新媒体让传统媒体又焕发出更多的生命力,这样对全媒体的整合,对于华南师范大学新媒体工作的推进,是起到了非常强大的支撑作用的。
因此我们在去年推出了双微:微信、微博,形成了校级新媒体的平台,在全国高校新媒体中影响力还是能够排在前列的。
主持人:刚才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华南师范大学其实不光在新媒体上有所建树,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和传统媒体进行了良性的互动。对于高校来说,新媒体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是我们更关注的方向,您能不能再给我们介绍一下华南师范大学新媒体是如何为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的呢?
刘部长: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永远是高校最重要的课题。新媒体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高校的教学科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怎么样引导这一新的变化,渗透进、参与到高校的教学科研一线来,应该作为我们高校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华南师范大学经过了多次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现在学校出台了互联网+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行动方案,这个方案是经过上上下下数易其稿、充分论证,现在已经初步成形。在这个行动方案里面,我们设计了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环境,人才培养的课程,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通过这样一些组合,在互联网条件下,以实现一种更加贴近现代人才需求特点的互联网+人才培养理念,和具体操作课程,加上环境和条件的保障,探索培养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互联网+”真正能够惠及华南师范大学每一位学生和老师,我想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对大学带来福音。
主持人:刘部长说的非常的棒,刚才说到了新媒体发展一些好的情况,但是它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一些问题,您能不能结合着华南师范大学的情况,跟我们分析一下高校新媒体发展的情况呢?
刘部长:谢谢主持人,实际上我们刚刚开始推进新媒体工作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看到它的长处,另一方面也没有忽视过它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冲突。在新媒体方兴未艾的情况下,大家是一股脑全部往前冲,信息爆炸,容易造成受众无所适从。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应该有一个筛选、组合的过程。因此我觉得第一个问题就是在目前高校新媒体群雄争霸的同时,怎么样能够为学校大量的各类新媒体团队,找到一个有序的组织。所以针对这样一个情况,华南师范大学也在积极的推进,成立华南师范大学新媒体联盟。就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比较宽阔的、开放的平台,能够将华南师范大学各类新媒体创建更好的平台,打通集合起来。在这样的平台上,学校可以为各种公众号提供服务和支撑,也能够让他们保留各自的特质,百花齐放。做好这一点,关键就是怎么样能够在众声喧哗的时候,能够有序的,为学校的发展拧成一股绳,形成共识,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针对性也非常强,也很迫切。
第二个,新媒体有一个特点,信息传播迅速,而且它还要抓眼球。因此在新媒体这样一个推广过程中,究竟有什么东西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这对于新媒体创作的原创和内容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不能在学校里形成一些有质量的,有特色的新媒体的传播渠道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发挥正向积极作用。因此,新媒体的内容要提倡原创,要提倡符合我们高校校园文化的格调和基调,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三个,我们现在新媒体创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官方的媒体,我们要在把笼统的受众变成不同群体的分众前提下,认真思考怎样在生产内容的时候能够考虑到不同的人群需求。也许我们现在更多的考虑的是学生群体,其实我们还有老师群体、校友群体,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的群体。我们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怎么样能够做到分层设计,能够定制化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新媒体才能走的更远、更稳,谢谢。
相关链接: http://education.news.cn/2015-12/08/c_128510447.htm
作者/通讯员:新华网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