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企“减负”不停步 到年底能省189亿元

28.06.2016  11:17

——《东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2016-2018年)》  制图/乔雨

制图/杨智宏

东莞时间网讯 到今年年底,为全市企业减负大约189亿元;一季度 经济 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快1.1和0.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17%,其中  70%为现有企业的增资。

简简单单的这一组数据背后,勾勒出的是东莞近年来大力推进企业“减负”,实现经济增长与营商环境齐升的动人图画。

一减、一增、一优。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东莞人,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情况下,以坚定的决心、连续推出重磅“减负”政策,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关心,增强了企业扎根东莞发展的信心,推动了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双提升,也换来了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对资本吸引力的持续增强。 

关键词  减

重拳减负,到年底为企业减负189亿元

6月24日,34℃的高温产生的热浪,在东莞的大街小巷游窜。东城周屋工业区的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福记”)厂区,车间丝毫没有受到高温的影响,每条流水线上的工人都忙得如火如荼。

“每年可为公司减少成本100万左右”,作为一家扎根东莞多年的国内糖果点心领域龙头企业,徐福记对东莞近年以来,特别是2013年大力推动企业减负的措施深有感触。

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政府事务经理卢莹向记者介绍,从2013年以后,东莞取消了多项市、镇、村三级涉企收费项目,包括堤围费、街道(社区)土地使用补偿款、人口调配费、来料加工工缴费、服务协作费(原综合管理费)、垃圾费等。这些名目繁杂的收费项目的取消,一年下来就可为徐福记减少成本100万元左右。

享受到东莞减负政策实惠的不仅仅是徐福记一家。近年,特别是2013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东莞连续多年出重拳,出台含金量十足的减负措施,让东莞企业“轻装上阵”,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步入发展快车道。

梳理这些年来东莞的“减负”历程,可谓一年比一年力度大,一年比一年含金量足。

2013年,东莞以市政府“一号文”的形式出台《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引起各界强烈关注;2014年,东莞再次以市政府“一号文”形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重拳推出“50条措施”扶持实体经济,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继续大力为企业减负。连续两年市政府“一号文”均聚焦企业“减负”,在企业中引起强烈反响,极大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但东莞的“减负”步伐还未停止。2016年4月,东莞再次以敢为人先的气魄,率先出台《东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2016-2018年)》(以下简称《方案》)及五个行动计划,其中的降成本行动计划打出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组合拳。

方案》宣布,到2016年底,将为全市企业减负约189亿元,通过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税务成本、降低社会 保险 费成本、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电力等生产要素成本、降低物流成本等7个方面发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使企业综合成本下降约5%到8%。

通过系列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提出到2018年底,要实现全市企业负担持续减轻,企业活力进一步激发,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这些给力的减负政策,不仅鼓舞了企业扎根东莞发展的信心,更是给到了实打实的实惠,”东莞理工学院珠三角企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莫安达教授评价说,东莞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出台了一系列为企业降成本举措,做法和力度都在全国罕见。

数字是枯燥的,却又是最直观的。综合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2012年到2015年,我市通过减、免、取消、停征各项费用等措施,切实为企业减负80多亿元,全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已基本实现“零”收费。

关键词  增

减负不减速,东莞经济速度质量齐升

如果说“减负”考验的是决策者的决心与勇气,那么在“减负”的同时确保经济不减速,则考验的是决策者的智慧与谋略。

东莞凯励电子公司副总经理易建军算了一笔账:公司有400多人,每年的社保也是不小的开支,但去年工伤保险费率降了0.25%,单是这项,预计为企业减负超过1万元。今年3月1日起,东莞失业保险费率又降至0.7%,今年整个社保费调整后,公司预计可再降成本2万-3万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他看来,东莞减负政策一方面是为企业带来了看得到的实惠,但更重要的是让企业看到了政府的诚心与决心,给企业带来了信心,给市场带来了信心,更带来了外界对于东莞经济增长的预期。这种实惠、信心和预期将为东莞经济增长带来看不见的动力。

有数据为证,2012年到2015年,虽然遭遇国际国内各种挑战,但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情况下,四年来,东莞经济依然实现总体平稳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达到7.93%。

“对于东莞这么大体量的城市而言,接近8%的增长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在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看来,越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情况下,政府对企业减负的政策效应就越显现出来,是“雪中送炭”。

对于企业来说,减负最直接的另一个积极作用,是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地推进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了整个东莞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

通过生产设备自动化改造,位于松山湖的东莞市瑞必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月产触摸屏玻璃从最初的每月10多万片变成800万-1000万片,相当于最高增效100倍。“机器换人”后,业绩每年增长80%以上。

瑞必达只是东莞“机器换人”热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机器换人”,因为“换得最早,换得最超前”,去年10月,央视 财经 频道推出长达60分钟的报道《“机器换人”的东莞样本》,向全国介绍东莞“机器换人”经验。

有一组数据,有力证明了近年来东莞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2015年,东莞先进制造业增长8.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2%,两者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此外,去年东莞还净增了30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16.7%,稳居全省第三。

时间拉回到今年,一季度,东莞经济实现“开门红”,7.8%的经济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快1.1和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快1.1个百分点,增速与佛山、珠海并列珠三角九市第四位,并列全省第七位,一举扭转自2010年以来连续20个季度排位在全省、珠三角靠后垫底的局面。

“不能简单看待减负这一政策,它带来的连锁反应会让整个东莞经济受益,”林江认为,减负既是减轻企业负担,也是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激励,还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东莞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