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600年古村规划获批,减量规划打造广州乡村振兴示范村

16.01.2021  15:20

大洋网讯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花都区花东镇港头乡村振兴控制性详细规划》。该规划结合港头村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需求,按减量规划的思路开展优化提升,新增5块旅游配套用地,以点带面提升空间活力、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力,唤活传统村落的人文历史底蕴。

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将协同区农业农村局、花东镇政府加快推进港头村乡村振兴项目的用地报批及建设实施工作,力求将港头村打造成以现代设计品读、乡土文化创意、郊野体验度假、宜居岭南家园相结合为特色,体现岭南乡村新风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历史悠久的港头村

规划做“减法” 不再对古村进行大规模开发

港头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京港澳高速以西,北邻花都大道,南接流溪河,距离白云机场10公里。港头村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文化底蕴深厚久远,有“曾子文化”“书香文化”等多重文化名片。2014年港头村被建设部评定为中国传统村落,山、水、田、林、塘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形成了颇具岭南特色的自然村落格局。

2019年,市住建局将港头村列入全市3个特色精品村之一,拟结合周边旅游资源,引入国内外知名建筑大师通过微改造共同打造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以点带面实现乡村群的全面振兴,但现行控规定位与片区新定位存在较大冲突,需进行整体优化。

现行控规编制于2010年,港头村所在片区定位为花东镇新镇区,以居住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为主,采用城市化开发模式。花都区有关负责人透露:“按照原先的规划,港头村是花东镇的中心,镇政府也计划搬到这里,原先规划的建设量是很大的,现在这版规划是做‘减法’的规划,历史悠久的古村部分将保留。

目前港头村已不具备大规模城市化开发的条件,亟需结合乡村群保护与利用对地区规划进行优化。现行控规以二类居住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为主,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2.2~2.8,商业金融业用地容积率2.4~3.5。本次规划落实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容积率1.6,村庄总建设量为43.9万平方米。

历史悠久的港头村

规划精品酒店、艺术工作坊等旅游配套设施

港头村生态优势明显,三面环山,南接流溪河,古村面朝田野,景观格局良好。古村内具有连片保留完好的历史文化建筑群,建筑风貌及格局具岭南特色,被广州市选为重点打造的岭南特色精品村。现状村内有规模化的无花果基地、农业科普园及自然探索基地等,已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结合港头村及水口营村建设情况、规划道路及规划管理单元边界,本次规划合理划定规划范围,南至谢岭,北至花都大道,西至南塘山,东至长山岭。面积295.4公顷。本次规划为港头村提出的定位是:以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为引领,打造以现代设计品读、乡土文化创意、郊野体验度假、宜居岭南家园相结合为特色,体现岭南乡村新风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完善乡村群的旅游配套及公服设施,打造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以点带面实现乡村群的整体振兴。

本次控规调整保留港头村及水口营村的原村落形态及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结合特色精品村建设落实5大旅游配套项目,包括:精品酒店,艺术工作坊,文化艺术展馆,精品购物、特色餐饮,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规划严格落实在编的《中国传统村落花都区花东镇港头村保护发展规划》的保护区划要求及保护控制要求。5个旅游配套项目均位于环境协调区,不涉及核心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在高度控制方面,《中国传统村落花都区花东镇港头村保护发展规划》要求,相关项目建设采用新增建设用地实施建设的,建筑总高度不得超过30米,且须与现状建成区域之间形成递进过渡,建筑高度与现状建成区之间距离的比值不大于1,为传统村落保障外部空间尺度。

邀请国内外建筑大师对古村进行活化利用

规划提出对古村将进行保护和活化,古村建筑分为修缮复原类、加固翻新类和拆除改造类共3类。邀请国内外建筑大师,对现状建筑进行再创作,以创意研发、艺术创作、岭南文化展览、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提供多样化的创新空间。

2020年12月11日,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集群设计终期评审会在广州市成功举办,建筑大师团队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创作和探讨,基于港头村传统建筑风格和发展前景,形成了最终的设计方案。本次规划的批准实施为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项目的打造奠定了基础,为港头村提供了可持续、系统性的发展之路,标志着港头村乡村振兴工作更进一步。

大师作品——花园雅集(李翼团队)

大师作品效果图——岭南文化体验馆(肖诚团队)

大师作品效果图——港头村民宿—稻宿(冼剑雄团队)

大师作品效果图——岭南传统文化学堂(韩国承孝相团队)

区域路网调整方面,基于古村整体保护和片区新发展定位的需要,合理调整花狮大道和花景大道线位,保证区域交通联通,采取预留道路线位进行控制。南部规划主干路的线位向南微调,避让现状无花果种植基地。内部路网方面,在港头村及水口营村现状村道基础上新增2条支路,同时规划2处社会停车场,泊位350个。

规划范围内共涉及8处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处传统风貌建筑、4处古树名木。本次规划全部予以原址保留,并按照相关要求划定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娟 通讯员 穗规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