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人冬病夏治反毁身

16.07.2014  19:56

  专访专家:广东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 于涛

  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致病因素,其中由寒邪引发的疾病,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如哮喘、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关节痛等,我们通常称为“冬病”。夏季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寒邪内伏不发,此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人体“正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冬季不易发病或加重,我们称之为“夏治”。对于虚寒性疾病,冬病夏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快报记者 余锦境 通讯员 宋莉萍

   三伏时令,调节机体效果最好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由于虚寒性疾病常常是在冬季发作或加重,而在夏季缓解或消失,如果在夏季能够在此类疾病相对缓解的时候,给予治疗或预防,有利于减少或减轻冬季的病症,这正是中医“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的体现。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艾灸、埋线、刮痧、拔罐、药物内服等。

  “夏季虚寒性疾病病情较稳定,针对‘虚’采用‘补’、针对‘寒’采用‘热’的治疗方法,如内服温补药物以扶助正气,驱逐寒邪;外用穴位贴敷、针灸等方法温通经络、散寒祛邪,都可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以期收到‘治病求本’的疗效。”广东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于涛表示。

  他告诉新快报记者,古时候,冬病夏治是从“夏至”开始治疗,现在主要是利用夏季中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如12时-13时的太阳),此时正值自然界阴阳交替,更容易调节机体。

   针灸效果胜于天灸

  冬病夏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即天灸疗法,常采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贴敷药物,作用好比针灸),因其疗效较好、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能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另外,通过穴位刺激,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能使机体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

  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以机体自我感觉可以耐受为度,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

  “肺为娇脏,易受寒侵”,“‘冬病’很多都是呼吸道疾病。目前省中医院还推出了‘庚日灸’(三伏都属于庚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对应肺和大肠,对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但于涛也坦言,三伏天灸还是以保健功效为主,贵在坚持,一个疗程一般为3年。第一年贴天灸可能没啥特别感觉,但不一定没效。三五年后大多数人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与三伏天灸相比,针灸的效果会更好更快,但有些市民怕痛,相对更接受三伏天灸。“针刺痛不痛,与操作者的手法是否娴熟也有很大关系。如果能贴三伏天灸同时结合针灸治疗,效果会更明显。”于涛说。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宜

  “冬病夏治”不是人人适宜。于涛表示,首先,“冬病夏治”适合那些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所以,在选择“冬病夏治”之前,要先确定自己不是属于疾病状态和急性发作期。如果是急性发作期,最好让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例如,正在发热、咳喘甚至发生肺炎的患者,如果在三伏天贴敷性温热的药材,反而会使体内的热邪更加旺盛,入冬后,病情也可能比之前严重。

  其次,“冬病夏治”通常适用于虚寒性疾病,或体质偏寒、阳虚、气虚的人。对于热性疾病或阴虚的人,三伏天贴敷后相当于助火,还可能“火上浇油”,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贴敷药膏前最好先请专业医生判断,以免使用不当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3大典型误区

  误区一:单一靠穴位贴敷就够了,不用再吃药了。于涛强调,“冬病夏治”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相当于“加餐”辅助治疗,不能代替常规药物治疗。做针灸贴敷的同时,平时服用的药物也不能停。

  误区二:天灸贴敷包治百病。虚寒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热性病、高血压、血糖偏高的患者一般不适合天灸。

  误区三:贴敷时间越久越好。于涛指出,3岁以下小儿皮肤特别娇嫩,且哭闹不配合,不建议贴天灸。3岁以后的儿童,贴天灸的时间也不宜太长,一般10-15分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