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
近年来,顺德交通路网建设共投入365亿元。全区通车公路里程达到1800公里,公路密度、高速公路密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邹忠辉摄
“自我革命”
——治理创新
改革,是广东之魂,更是顺德之魂。
上世纪90年代,顺德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服务型政府。务实的顺德人深知:“一无深水港口,二无矿产资源,顺德靠什么一飞冲天?靠的就是改革、改革、再改革。”
未来的顺德,只有全面深化改革,不停顿,不止步,敢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才能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增添发展内力。基于这一认识,顺德大刀阔斧推进产业转型之时,社会治理创新同样力度空前。
区委书记区邦敏说:“顺德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改革切入点和突破口,大胆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确保改革达到预期效果、真正解决问题。既要防止朝令夕改,又要对不符合改革顶层设计、实践中不利于发展、不利于调动干部队伍活力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完善。”
2009年9月,顺德解放思想,主动“请缨”,成为全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大部制、简政强镇事权、行政审批制度、社会体制和基层治理等改革举措等,形成一套“组合拳”——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体制、社会机制与基层治理模式,明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发展活力。一句话——“减政、放权、转接、法治”。
然而,如此声势浩大的改革,“伤筋动骨”,触动权力“奶酪”,阻力在所难免。因为机构撤并,工作对接不畅,一些上级单位在年终考核时,故意给顺德打低分。
“开弓没有回头箭。”广东省委、省政府充分信任,佛山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为顺德深化改革“站台”“撑腰”——“允许改革试错,但不能不改革”。
短短3天,顺德41个党政部门整合为16个。同时,顺德重塑政府运行机制,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改革行政审批机制,精简流程,提高效率。舆论称之为“石破天惊”“自我革命”。
按照简政放权“线路图”,涉及全局性重大决策由顺德区委常委(扩大)会议负责。3197项区属行政管理权限下放镇街,微观管理服务事项外移给事业单位、法定机构和社会组织。
2012年4月,顺德再出“重拳”,试点商事制度改革,梳理“权力清单”,削减、优化审批事项484项。顺德新设企业登记审批用时,从平均13.5个工作日缩短到4个工作日。
“好事多磨”,“雨过天晴”。去年,顺德企业登记数量比往年增四成,税务登记增两成。今年,顺德将继续深化改革政府内部运作和对外服务、区镇职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共事业服务、商事制度后续监管、投资审批等。
权力转移,谁来承接?顺德回答:“由群众自发组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各类社会组织接棒。”
2012年春,顺德率先筹建三级社会创新服务体系——区社会创新中心、镇街社会服务中心和社工机构。全区先后建起决策咨询机构37家、社会组织1000多家。
40岁出头的企业家佘永亮敦实、精干,是顺德社会“名人”——既担任顺德区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区社会创新中心副理事长,还兼任几家协会负责人。“我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看出记者疑惑,他憨厚一笑:“我出身贫寒,靠乡亲资助读完大学。现在有能力了,应该知恩图报、回馈乡亲。”
伴随公共决策咨询工作常态化、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顺德社会精英、市民代表踊跃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传递社情民意。全区740多名社会人士进入公共决策咨询机构,对地方政务“指手画脚”。
不久前,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开会讨论区人社局“扶持残疾人就业”项目。15名各界代表和旁听市民济济一堂,七嘴八舌,将政府部门所做的4657万元预算“砍掉”一半。
改革创新,基层是重点,法治是保障。
顺德探索“政社分治、强党善治、规范自治、协同共治、民主法治”五位一体的治理路径,理顺基层党组织、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三者关系。全区建立247个党代表工作室、201个村(社区)行政服务站以及村居议事监事会。
“花卉之都”陈村镇,曾因征地纠纷发生多起村民集体上访,造成该镇越级上访量排名全省第一。面对难题,陈村运用法治思维,在预防、处置、善后等环节层层把关,获得群众信任,3年多再未发生群体性事件。镇党委副书记陈锦钊认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而社会治理法治化,又能聚集更多“正能量”,进一步推动资源配置规范化,帮助农村经济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
这些年,顺德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3000多农户成员,开展规模化生产。去年,顺德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近1100宗,集体收入增加约2亿元,人均股份分红同比增长24%。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顺德开创协同治理新格局——市民广泛参与,决策治理透明,社会矛盾减少,市场活力增强,向“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目标逼近。顺德群众越级上访量下降90%。
今年2月2日,顺德区委全会提出:“全方位推进改革与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和良好传统,不断提升改革能力、水平和实效,努力破解“瓶颈”制约,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
“诗意故乡”
——民生幸福
春天岭南,风和日丽。
走进“顺德周庄”——杏坛镇逢简村,古屋、古桥、古树随处可见。小河绕村,小舟泊岸。一群青年正聚精会神地写生,把“小桥、流水、人家”留在画里。逢简村曾获“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最高奖——“典范奖”。迄今,顺德全区10个镇街中,有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9个广东省生态乡镇。
前些年,顺德污染严重,留不住人,面临城市“空心化”威胁。汲取“见物不见人”的教训,顺德强调,以城市升级为路径,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民生幸福为依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愿景落到实处。
“富裕顺德”,也要“幸福顺德”。
早在2008年,顺德在全省率先编制规划,创建“幸福顺德”综合评价体系。2011年11月,顺德将“文明安康工程”纳入政府十项重点工程。特别是,崛起于“桑基鱼塘”的顺德,注重城乡统筹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力争让农民公平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前些年,顺德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进退两难——全区11.6万村民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需占用2.3万亩建设用地,但现有土地资源又无法满足。停止审批吧,农民住房难解决;放开审批吧,城市规划不允许。
2011年,顺德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固化宅基地,限制审批,缓解用地指标紧张局面;同时,统一兴建公寓,以宅基地固化指标,换购农民公寓。迄今,全区固化宅基地分配工作大约完成50%。各镇街建起6个试点小区。
去年5月,均安镇鹤峰社区豸浦股份社建起“翰苑”小区,节约建房用地77%,农民盖房子的资金节省一半。政府还为小区配套娱乐、生活设施,引导村民出租土地,兴建商铺,就业、收入两不误。
“国土部门、村集体、村民,三方皆大欢喜。”均安鹤峰社区居委会主任陈光照说:“按老办法分宅基地,困难户不一定有钱建房。但是,认购一套五六十平方米公寓,单靠土地出让收益分红就足以付款。”
时至今日,“改善民生”已成为顺德施政最强音。民生支出占全区地方财政总支出70%以上。全区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治理精细化,社会服务多元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新老顺德人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创下诸多“第一”——
在全国率先实施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率先启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助学,全区10个镇街均是省教育强镇;率先实施积分入户入学政策,全区12万多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95%就读公办学校;在全国县域率先实现全部镇级医院创建二甲医院,全部镇街建成国家卫生镇,基本形成15至30分钟的社区卫生服务圈;首创完全被征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90%以上的村居建立了福利会。
“智慧顺德”,还是“人文顺德”。
顺德注重人文先行、以文化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区社区文化设施普及率达到85%。作为全国首批文化领域改革的法定机构之一,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挂牌两年举办活动4560多场,参与人数超200万人次。中心总干事周本波说:“与改革之前相比,中心承接的文艺活动次数更多、质量更高、影响更大。”
这些年,“中国厨师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龙舟之乡”“广东省灯谜艺术之乡”“世界美食之都”等均花落顺德。充满岭南文化风情的顺德,正打造出一个“赚全世界的钱、过家乡的日子”的“诗意故乡”,给生活快节奏的现代人带来几分“惬意”,留住几多“乡愁”。
去年6月、7月,北滘镇怡和中心举办两场“外国人社区”活动,有西方的乐队狂欢、咖啡表演,也有中国的功夫、书法、茶道表演。数百名工作、生活在顺德的“老外”欣喜若狂,似乎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归属感。
“美丽顺德”,更是“魅力顺德”。
“鼓起腰包”的顺德人,拒绝“为富不仁”,推崇乐善好施。全区登记在册的义工人数超过13万人,全部镇街成立慈善会。近5年,全区累计接收善款6.25亿元,本地受惠人数超过13万人次。
容桂街道东风社区最年长的义工、退休教师胡绮侣,每天奔波于邻里乡亲之间。这位百岁高龄的“不老义工”说:“我只要看得见、走得动,就会坚持做义工。”
美的、碧桂园既是顺德两大品牌企业,也是社会慈善活动“常客”。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设立“国强慈善基金”,在全国范围内捐资超过17亿元。美的集团连续6年捐款6000万元,用于扶贫助困及新农村建设。
每年,“顺德好人”层出不穷,群星荟萃。“顺德好人之星”评选与“顺德制造”“顺德改革”“顺德经验”一道,丰富顺德社会内涵,散发精神文明魅力。
曾几何时,一句“可怕的顺德人”,透露出外界对顺德人改革胆识的敬重;而今,这句话又添新意,那就是对顺德人道德素养的钦羡。
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欣慰地说:“城市转变模式,一要升级,二要升值——既提升经济、城居、生态等有形价值,也提升生活素质、精神品位和治理能力等无形价值。现在看来,顺德走在了前列。”
经过转型“阵痛”与改革“洗礼”,素有“凤城”美称的顺德,逐渐成为居住者舒心、投资者留恋、创业者向往的幸福家园。去年,该区GDP达2765亿元,人均GDP达1.7万美元,综合实力连续3年排名全国市辖区百强之首,6次入选全国十大小康示范县(市)。
一个富裕、和谐、美丽、幸福的新顺德正在珠江西岸升起,似凤凰涅槃,翱翔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