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出台年度质量行动计划助推“东莞制造2025”战略

27.04.2015  12:56

  为推动“东莞制造2025”战略六大工程尽快落地,助力制造业做大做强,东莞市质监局近期出台了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年度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了2015年全市的质量工作目标:推动80种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生产加工企业标准覆盖率达到90%;指导“长安镇五金模具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通过现场验收,全年获得省名牌产品60个以上;申请建立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检测试验平台,初步建成模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开展技术服务试运行工作。通过实施该年度行动计划,将从五个方面推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进入质量时代。

   一是实施标准化战略,强化标准引领。 建立健全智能机械手、新能源汽车、信息智能终端标准体系,结合东莞市“机器换人”的政策要求,推动建立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检测试验平台。推动成立电商标准联盟,争取2项以上国家、行业、地方电商标准立项,提高该市电商商品质量。研制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重要地区标准,填补东莞市城市共同配送服务标准体系空白,建立城市共同配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开展标准体系推广应用和示范建设。

   二是推动管理创新,夯实质量根基。 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名师讲座论坛、管理面对面等主题活动,今年计划为企业培训约1000名高级质量管理人才。鼓励更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开展各类自愿性认证活动;有针对性地选取1-2个重点行业和产品,开展质量竞争力分析研究,培育质量提升的示范项目,鼓励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等更高级别的质量奖励荣誉,在行业内树立一批质量过硬、管理完善、品牌响亮的质量标杆企业,形成顶梁柱效应。

   三是深化名牌建设,形成品牌效应。 结合该市“一镇一品”的产业特点,加快推进“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虎门镇“全国服装(休闲服)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长安镇“全国五金模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平台的影响力,开展名牌后备企业挖掘和培育。将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作为创建名牌的基础工作,积极开展宣贯培训、标准制定、质量检测等名牌创建服务,有效提升企业名牌申报成功率。组织该市名牌企业参加全国品牌价值评价活动,举办卓越绩效模式、首席质量官、莞港质量论坛、标杆企业观摩学习等培训和活动,提高该市名牌产品企业的影响力和发展效益。

   四是构造质量诚信体系,推动社会联惩联防。 探索实施“先自主承诺登记,后检查发证监管”的行政审批模式,对生产条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换证企业,免于实地核查,严加事后监管,促进企业自觉加强信用建设。建立健全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对质量诚信极差的产品、品牌及生产企业,探索向社会公开其质量失信信息;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并依托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对重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分别实施信用监管、责任监管、常态监管、加严监管等不同的监管方式。鼓励行业协会出台以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核心的行规行约,建立重大质量安全事件企业主动报告制度,推动行业形成良好的信用效应,实现健康发展。

   五是加强质量宣传教育,构建先进城市质量文化主干。 大力宣传和弘扬“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的东莞城市质量精神,发挥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作用,提升全民质量意识。通过开放检测实验室、免费质量检测、计量检定、特种设备知识进校园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质量共建。以“12345”政府服务热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质量投诉平台建设,形成质量投诉热线畅通高效、快捷方便的“绿色通道”,鼓励群众参与质量共治。(东莞市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