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II号”出水青瓷首亮相

09.05.2018  11:31

大洋网讯 莹润如玉的龙泉窑青瓷、飘逸豪放的磁州窑白地褐彩瓷、清新淡雅的高丽青瓷,还有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素材——处于调查阶段的“南澳II号”出水瓷器……400多件考古及传世文物珍品,近日在广东省博物馆热展,把观众眼光吸引到一个货如轮转、商通四海的海上丝绸之路时代。13到14世纪亚洲内海,港岸繁忙、商船云集、舶货琳琅。分布于广东、福建、辽宁等中国海域以及韩国海域的海底沉船,诉说着陶瓷贸易的艰险历程与兴盛历史。

作为广东省博物馆本年度大展之一、经过文物专家历时2年策划的“亚洲内海——13至14世纪亚洲东部的陶瓷贸易”展,是首个涉及13至14世纪亚洲东部陶瓷贸易及中国陶瓷世界传播的展出。主办方由广东省博物馆和韩国国立海洋文化财研究所联合主办,这也是广州推出的又一个以海上丝路为题材的重要展览。

跨时空:元代展品为主 出水地南起广州北至韩国

据了解,本次展览以元代为主要时间段,以陶瓷贸易为主题,展览分“百舸千帆”“帝国气象”“货通万国”三部分,梳理了中国南北方和韩国重要沉船数据,汇聚了传世、出水外销瓷器,让南起中国广州、北至韩国数千公里之遥的文物精彩现身。

这里有最新的、至今未曾向外界公布、处于调查阶段的“南澳II号”出水青瓷;有2017年轰动学界考古新成果——江苏太仓樊村泾大型仓储遗址及出土瓷器;有中国首例独立完成的水下考古项目——绥中三道岗沉船出水文物;还有来自同时代中国沉船最集中的福建省海域沉船的青瓷;还有来自韩国海域、贸易归途沉船的中国文物……这样系统的穿越时空、跨省界、跨国界的文物展示和对比,让观众有机会一睹元代陶瓷精品的风采。

海康窑褐彩凤鸟纹荷叶盖罐(元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有段古:宋元时期中国沿海主要港口超过20个

据记载,中国海洋贸易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2世纪前,中国先民已开启探索世界的海上活动。从公元7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中国陶瓷在世界海洋贸易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13~14世纪尤为繁荣。据统计,宋元时期,中国沿海的主要港口超过20个,广州、泉州、庆元(今宁波)一直是重要的贸易大港,中国瓷器,从这些港口大量销往海外。

经过广东省博物馆策展人的精心梳理,参观者可以清晰地从图标中见到13至14世纪东亚主要沉船和具体方位。无数船只被海浪吞噬,后人只能透过沉船中打捞出的瓷器和物品感受船主人当时的劳作动机。

白釉黑花玉壶春瓶(元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瓶身有诗文“一醉解千愁”。

专家介绍,13至14世纪,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发展,大量陶瓷器、金属器等货物由中国运往东亚、东南亚、西亚和地中海诸国,海上贸易网络中曾经出现了横跨板块直接进行远洋航行的贸易商队。经过专家对东亚主要沉船梳理,13世纪沉船包括,“南海I号”沉船、华光礁I号沉船、小练岛沉船、“白礁一号”沉船、后渚沉船、半洋礁I号沉船、北土龟礁II号沉船;14世纪沉船有辽宁绥中县三道岗沉船、福建平潭县大练岛沉船、漳州半洋礁II号沉船、漳浦县沙洲岛元代沉船、福建莆田湄洲湾文甲大屿元代沉船、广东汕头“南澳II号”沉船、海南省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以及韩国新安沉船(Sinan  Wreck)、韩国泰安马岛沉船。

青釉碗(元代 “南澳II号”出水)

大展看点

广东海域:

元代沉船“南澳II号”最神秘

广东是中国水下考古滥觞之地,其中,1987年发现于阳江海域的“南海I号”沉船及2007年的整体打捞(出水并入驻水晶宫),对于中国水下考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7年,在汕头南澳海域,又发现明代沉船“南澳I号”。2017年,工作人员从处于调查阶段的元代沉船“南澳II号”上取出几件青瓷,这成为本次展厅最神秘的亮点。

福建海域:

福州有12处水下文化遗存

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海域均发现水下文化遗存,仅福州海域目前就发现12处,时代从五代至清代,出水陶瓷器既有福建窑址的产品,也有浙江越窑、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江苏宜兴窑一带的产品。其中大练岛沉船、圣杯屿沉船、半洋礁二号沉船均为元代沉船。

辽宁海域:

三道岗沉船出水瓷器600件

再往北走的海域,就是著名的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位置了。专家介绍,1992~1997年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组织10多名中国水下考古人员,对三道岗海域沉船遗址进行了5次调查发掘,出水的瓷器近600件,以磁州窑系的白地褐花或白地黑花产品为主,主要器形有鱼藻纹盆、龙凤罐、婴戏罐,装饰有“风花雪月”“寿”等文字题款的碗、碟和器盖、梅瓶等,并有少量黑瓷、翠蓝釉瓷器和铁器,如铁犁、铁锅等。被专家断定三道岗沉船的年代为元代。

青瓷鸭形香炉盖(13世纪 韩国)

韩国海域沉船:

打捞出陶瓷铜钱悉数中国造

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韩国海域沉船上的中国陶瓷。其中,一艘被命名为“新安沉船”是1976年新安海域发现的中国元代沉船。沉船出水2万多件青瓷和白瓷,2千多件金属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800万件重达28吨的中国铜钱以及众多竹简,对了解元代海外贸易、瓷器生产和输出等有重要价值。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黄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