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体重不足两斤娃 广东存活率45.1%

01.06.2014  11:43

  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黄贤君 伴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早产儿中的体重极低、超低患儿的存活率在不断提升,但该类孩子的营养、生长发育却赶不上趟。记者昨日从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获悉,珠三角及全省范围早产儿情况调查显示,即便出生体重不足1公斤(2市斤),出生胎龄不足28周的超未成熟儿,广东的整体存活率也达到了45.1%。

  早产儿发生率接近10%

  根据2010年的全国统计数据显示,当年我国的早产儿发生率约为8.1%。“现实中,无论是广州、广东,还是国内国际,早产儿的发生都呈上升趋势。”崔其亮表示,儿科领域将出生胎龄不足37周的孩子均称为早产儿。但早产儿又因为体重差异,胎龄差异,在存活率和后续生存质量上有着巨大的差异。

  据悉,根据体重判断,早产儿被划分为体重低于2.5公斤的低体重儿;低于1.5公斤的极低体重儿;低于1公斤的超低体重儿。“孩子在母亲体内的时间越长、体重越高,对孩子的发育健康,尤为关键。”崔其亮表示,在国内,撇开伦理因素不论,对于胎龄26周,体重600克左右的早产儿救治也已有了相当把握。

  超七成孩子营养发育跟不上

  早产儿的大量出生,也给医生们系统评估这类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带来难题。该院会同佛山地区同行,对早产低体重患儿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发现,745例低体重患儿中,出院时以体重、身长、头围为指标的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分别为42.2%、28.1%和34.3%。早产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随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的降低而不断升高。

  珠三角九市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与生长发育情况调查显示,489例体重不足1.5公斤的袖珍BB中,70.8%的宝宝由于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及疾病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失和生长发育迟缓的问题。而这类现象,在体重不足1公斤、出生胎龄不足28周的超低体重、超未成熟儿中更为常见。

  “一般需要早产儿能够在出生后一年内完成体重、营养摄入方面的追赶,这样才更有助于早产儿的后续生长、发育和健康生活。”广州医学会新生儿科分会主委、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崔其亮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