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抗议专车,治标不治本

09.12.2015  01:33
停止收取经营权有偿使用金,相当于政府为每位出租车司机减负约400元份子钱,出租车公司平均为每位司机减负约1300元。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也要加强专车、快车、顺风车等车辆以及驾驶人员的严格审核,保证乘客的交通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

原标题: 出租车司机抗议专车,治标不治本

   文|陈列(瑞莱观点专栏作者)

  今天上午(12月8日),大批出租车司机来到滴滴打车北京总部楼下进行示威抗议活动,而此次抗议活动的导火索,据称是因为前一天,滴滴推出5倍收入奖励,影响到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就在前一天(12月7日),在青岛,大批出租车司机聚集在福州北路滴滴打车公司门前,围攻合作车主,出租车司机、围观群众的大量聚集,一度引起交通堵塞,后经青岛警方出面才恢复秩序。

  无论是北京还是青岛出租车围堵滴滴办公楼,都是许久以来矛盾的激化表现:

  出租车行业作为垄断行业,曾经是香馍馍行业,90年代女性挑选对象的首选职业就是出租车司机,好不风光;随着这2年互联网出行的兴起,打破了行业垄断,类似滴滴快的、Uber、神州专车、滴答拼车等企业推出的顺风车、快车、专车、巴士等服务已经给大众提供了很大的出行便利,更方便,更卫生,更实惠的出行服务自然受到大众的喜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利已经渗透到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即便如今叫车软件不提供任何红包优惠,人们也习惯用手机软件叫车;出租车司机曾经的挑活拒载、脏乱差、绕路等行为不再猖狂,因为用户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面对互联网出行企业的挑战,出租车司机依然要承受高昂的租金(俗称份子钱),营收压力剧增,在向政府和出租车公司抗议份子钱高,油费高、拥堵运营成本高等诉求无果的情况下,无奈只能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互联网出行公司。

  其实真正的矛盾并不是互联网出行公司和传统出租车司机之间的矛盾,而是利益分配者之间的矛盾。因为滴滴快的最早就是为传统出租车司机服务的,它们让乘客减少等待时间,让出租车减少空跑时间节省油耗,并且通过信息匹配,出租车司机可以在线上挑选顺路的乘客,不用拒载,无论是从节省油耗还是增加订单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受到了广大出租车司机的欢迎。

  后续互联网企业推出的相关专车服务虽然会蚕食一部分出行市场,但对于目前依然供不应求的出行环境,对传统出租车出行市场的影响尚浅;拿北京举例,北京目前出租车只有7万余量,但是作为2000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出租车汽车保有量太少,根本就无法满足日常出行需求,即便出租车司机不挑活,不拒载依然会有大部分人打不到车,这个时候用户就会考虑使用专车,专车的价格昂贵(是出租车的1.5倍到2倍),普通用户往往都是在打不到出租车的情况下再考虑使用专车。

  快车的价格相对专车便宜,与出租车价格相近,但快车司机对路况不熟悉,无法出具正规发票,以及快车在出行保险和人身安全方面的隐患要大于出租车,因此只要出租车司机做好自身的服务,杜绝以往的一些宰客、拒载、绕路、脏乱差等恶习,用户依然会选择出租车为首选的。

  顺风车价格最便宜,低于出租车,并且车况和车内环境都相对出租车要优越,而且因为是顺路订单,车主对路况也熟悉,在上下班高峰期是乘客出行的首选,但顺风车和专车、快车、出租车比收入低很多,车主若不是顺路出行,不会外出拉活,因为消耗的时间和油耗成本不成正比,对于专职的出租车司机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顺风车作为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损耗上具有极大的意义,不能单纯的从利益分配角度考量,国家也是鼓励共享出行的;类似顺风车这样的共享出行的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同样顺路的2人或者多人拼车共享出行,能够有效的解决日常通勤的出行问题,提高汽车的使用率,多人分担交通成本,减少油耗的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出行需求,随着成本的合理降低,原本开车出行的一些人会觉得开车成本太高(停车费、油耗、拥堵时间成本等),不如搭乘顺风车,减少汽车的出行率;亦或原本有购车需求的人,随着共享出行以及互联网叫车的便利性,则无需购车承担高额的出行成本和保养成本,也是缓解拥堵问题的有利因素。

  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主动进行政策干预和资源调控,一方面鼓励互联网出行的发展,一方面要减少传统出租车司机的“份子钱”,降低或者取消份子钱能让出租车司机的运营成本降低很多,也有利于传统出租车和专车之间的合理竞争,通过软件叫出租车也能降低出租车的空驶率,节约油钱。随着租金的减少和油耗的减少,出租车司机收入高了,得到更大的回报,自然不会成天怨声哀道;出租车不能满足的出行需求则由专车、快车、顺风车等来承担,用户解决了出行需求也降低了出行成本(包括时间),并且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多方获益的事,唯独损失的只是小部分旧有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利于全民的事情,肯定会不停的推进的,一味的封堵只会激化更大的矛盾,改进势在必行。

  杭州市交通局12月2日下午公布出租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决定改革经营权管理制度,停止收取经营权有偿使用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缓解出行难、打车难。

  停止收取经营权有偿使用金,相当于政府为每位出租车司机减负约400元份子钱,出租车公司平均为每位司机减负约1300元。杭州市交通局此举在出租车行业和专车行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一大进步。

  当然,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也要加强专车、快车、顺风车等车辆以及驾驶人员的严格审核,保证乘客的交通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并且要防止新的垄断局面出现,据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5年二季度,滴滴快的、Uber和神州专车分别以82.3%、14.9%和10.7%的比例,占据中国专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目前滴滴专车与快车收取的服务费(相当于份子钱)是20%左右,未来产生垄断以后也可能出行提高服务费的可能性,因此要加强管理调控,防止垄断经营,这样才能带来合理的竞争,有利于民。

  科技进步和历史进步的步伐是阻挡不住的,宜疏不宜堵。期待进一步的改进。

最后修改于2015-12-08 21:46:52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