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高”招谋“新”策——

21.10.2015  16:02

   四位一体之高

  乘势篇

  作为“珠西战略”策源地和主战场,江门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三门”、建设“三心”,加快融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力打造珠西新的创新中心。

  今年以来,江门在创新驱动、高新科技、人才战略等方面重拳频出。年中正式推出“1+8”政策,加快实施“创新驱动2020”(即《江门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8条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实施细则),推出八大创新工程,在扶持研发投入、科技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技术交易和高层次人才安居等方面,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创新科技型企业。江门高新区作为最具自主创新示范条件的区域,也吹响了“二次创业”号角,打造“珠西创城”。江门还积极探索各类型的新型人才智库,包括成立江门经济研究中心、江门智库、侨智库……

  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江门“创新驱动”工作。今年4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在江门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江门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加快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处。

  7月1日,省长朱小丹到江门调研时也提出,当前珠三角核心区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珠江西岸地区区位优势不断提升,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全面推进,珠三角以“1+7”方式整体申报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江门成功入选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这些都为江门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有力支撑,江门正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面对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希望,江门市委书记毛荣楷表示,江门要突破制约、加快发展、实现赶超,核心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本途径是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江门要实现加快发展的“弯道超车”,要将创新驱动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抢抓机遇,以创新能力增创核心竞争新优势,为发展提供持续活力和强劲动力,力争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

  江门市市长邓伟根也多次表示,江门要落实“珠西行动”与“创新驱动”,好比一个铜板之两面,是“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的组合拳。“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要做到‘四个结合’:把创新驱动和加快发展结合起来;把创新驱动和落实‘珠西战略’结合起来;把创新驱动和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把创新驱动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

   出“”招谋“”策

              规划“创新驱动2020”大蓝图

  在今年5月召开的江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正式印发了《江门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在2017年建设成为省创新型城市,2020年建设成为珠西新的创新中心,各项主要指标增速排在珠西各市前列。

  打造珠西新的创新中心,具体有哪些标准?根据《意见》,江门将采取“两步走”的战略。其中,江门将力争在2017年建成省级创新型城市,实现R&D经费(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由2014年的37亿元增加至57亿元,R&D经费占GDP比重由2014年的1.75%提高到2%;到了2020年,江门将力争成为珠西新的创新中心,实现R&D经费86亿元,占GDP比重2.6%,高科技产品产值达到2500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江门市实施八大创新工程,分别是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创新平台构建工程、创新科技引领工程、创新人才聚集工程、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创新服务优化工程和创新环境优化工程。江门还一次性发布了落实“创新驱动”的8个实施细则,主要在扶持研发投入、科技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政府采购、技术交易和高层次人才安居等方面,全面落实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扶持优惠政策。例如其中的《江门市发展技术交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试行办法》,就是该市的重大创新举措,目的是推动江门技术交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资金保障上,根据计划,江门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到2020年财政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将不少于30亿元,其中市级财政不少于10亿元,各市、区投入不少于15亿元。届时,江门将建成孵化器面积100万平方米,引进各类企业超过700家,并优先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今后还将对招商引资及企业增资扩产等给予优惠扶持,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落实。

   多措并举抓“牛鼻子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初显成效

  说起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升级发展的典型,在江门,位于恩平的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故事广为流传。在该公司创立之初的2009年,企业产值为5000万元。由于注重研发,掌握了行业核心技术,道氏公司只用了短短6年便完成了从创业到挂牌上市的历程,企业产值也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6.5亿元。

  事实上,在江门,以道氏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高新企业正日益成长,成为该市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在今年5月江门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毛荣楷特别指出,江门要把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牛鼻子”,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力量兴起,江门出台的系列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功不可没。针对江门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江门相关部门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实施江门市科技企业提升计划、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帮助企业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多项举措从孵化、人才、资金等方面给高新技术企业带来诸多利好。

  以《江门市科技企业提升计划(STEP计划)实施方案》为例,江门推动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扶持引导中小型科技企业做大、做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截至目前,该市已共受理13家企业申报。而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方面,江门目前已推荐第一批103家企业参与省科技厅培育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培育一批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研究开发实力强、注重产学研合作、具有一定成果转化能力、成长性高的优秀企业,使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江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群体,促进江门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大提升。

  在多项有力举措的组合拳“刺激”下,江门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已初显成效。江门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9月,江门已向省科技厅推荐3批次共68家申报认定企业和2批次共27家申报复审企业;同时,开展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复审工作,目前经过专家评审、经营合规性查询,拟通过20家企业认定和2家企业复审,预计可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目标。

   ”级平台新突破

              5家研究院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10年前,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前身,还只是一家以生产雕铣机为主的小企业。到了2008年,在雕铣机领域逐渐树立起行业领先地位的科杰公司,成功抓住智能手机产业异军突起的契机,专注于3C产品触摸屏盖板玻璃的技术研发及生产,成功赢得了包括苹果、华为、小米等国内外一线手机厂商的认可。

  随之而来的大额订单也让这家“苹果供应商”在江门声名鹊起。科杰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陈完年不无自豪地告诉笔者,科杰公司在3C产品触摸屏盖板玻璃相关业务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能达到40%左右。“我们的秘诀就是在研发上精益求精,业务水准争取做到行业领先水平。”据介绍,科杰公司一直很重视研发团队及平台建设,“我们已成功申请成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这两个研发机构的基础上,目前又新成立了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研究院,最近还被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与科杰机械自动化研究院一起被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还有广东广天机电工业研究院、广东华科新材料研究院、广东华南精细化工研究院等三家单位,它们每年最多将获得广东省1000万元科技经费补助。再加上此前成为江门首家获省立项企业研究院的嘉宝莉环境友好涂料研究院,江门已拥有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这也意味着自今年5月出台“1+8”科技扶持政策以来,江门在产学研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方面率先取得重大突破。

  邓伟根强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跟深化改革相结合,推动社会的力量、企业的力量去发展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珠西战略”策源地和主战场,江门迫切需要构建科技创新的大平台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着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研究院、广东广天机电工业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的涌现,江门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增添强大的高新科技力量。

  除新型研发机构,江门其他各类研发平台的建设也成绩斐然。今年上半年,江门市科技局指导并组织企业(单位)申报省协同创新和平台环境建设项目(产学研类)38项,计划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达2000万元以上。其中,培育广东南车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恩平市蓝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帮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培养人才,形成创新技术队伍。目前,江门企业已与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产学研项目超500项。

   筑巢引凤招贤纳士

  高层次人才助力创业创新

  10月23日,江门将举办“珠西策源地。江门再出发——2015年江门市引资引智创业创新推介会”。与往年江门举办的招商推介会不同,本次推介会新增了“招才引智”重要环节,借此集聚更多优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到江门创业创新,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江门人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江门打造“三门”、建设“三心”奠定人才基础。

   ◎历史性突破博士后工作站增至11家

  “招才引智”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在本月的推介会期间,将举行江门今年新获批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集体授牌仪式,启动“广东省博士后创新驱动江门行”活动,并与国内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校签署校地合作协议。

  其中,江门今年新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分别是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艺卫浴实业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鹤山市广明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业。由此,江门市的博士后工作站由原来的6家增至11家,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本次推介会上,江门还将启动“广东省博士后创新驱动江门行”活动,根据江门的产业发展战略需要,组织一批著名院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后导师和博士后,与江门市博士后工作站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对接洽谈,实地考察指导,促成博士后进站或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据介绍,经初步联系,目前约有50名博士后在本次活动上与江门企业开展对接合作洽谈,合作的初步意向主要集中在先进装备制造、化工、金融、生物、医药等方面。

  此次推介会还力促校地达成合作,江门市政府将与国内一批有影响力的高等院校达成共识,在推介会上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人才交流、科技项目方面的合作。

   ◎招才引智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到江门创业

  往年江门举办的招商推介活动,主要内容都是“招商引资”。但即将举行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推介会却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增加了“招才引智”内容,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在推介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江门给出了答案:此次通过大型招商推介活动平台,充分展现江门宜居宜商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江门发展,为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引进好的项目、形成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反过来,繁荣的经济、良好的居住和创业环境又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江门发展”。

  今年5月,江门在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评审中,成为全国15个示范城市之一,竞得6亿元国家支持资金。为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江门制定出台了“雏鹰计划”及一揽子政策措施。此番举办推介会,江门也希望更好地向社会宣传推动“小微双创”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激发本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热情,同时推动城市间创业创新交流,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前来江门创业。

   建高端智库聚高端人才

  广借外脑善用“”谋

  今年,江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本地紧缺专业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充分用好本地劳动力资源。在江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毛荣楷要求,江门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强化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理念,为创新驱动提供人才保障。邓伟根也多次表达了对江门人才引进情况的关心与重视。

  据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江门全市有高级技师1181人、技术能手132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2人,南粤技术能手3人,广东省技术能手32人,江门技术能手95人。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技工院校、高等院校、摄影行业、气象行业、化工行业、电力行业、旅游行业、机械设备行业、印刷行业等。目前,江门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机械、高分子材料、化工材料合成、光电、财会、英语、医学专业,集中在机械、化工、光电、教育、卫生行业。

  随着“珠西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在新一轮的大发展中,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显得更加重要。为此,过去几个月里,江门在引进人才方面的动作频频,先后印发了《江门市鼓励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江门市高层次人才安居暂行办法》,以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保障机制。

  江门还积极探索各类新型智库建设,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筑巢引凤”。今年7月,江门经济研究中心、江门市博士联谊会在五邑大学举行揭牌仪式。其中,前者设立经济发展战略、“互联网+”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5个研究方向,以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0多名教授、副教授、50多名博士为主体,整合校内外和市内外学界、政界、企业界的精英研究力量,聘请了20多名省内外知名专家作为特聘研究员,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同时,还将积极开展与高层次智库机构的协同与合作,力争成为省内知名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民间智库。

  作为“中国侨都”,江门还充分发挥“”力量、利用“”资源、汇聚“”智慧,制定了《江门市侨务工作服务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江门将成立五邑侨智库,广泛吸收海内外华侨华人精英代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发展,鼓励海外专业人士团队为国服务,为江门发展推荐优秀的人才和项目,学习海外优秀经验和做法,为发挥侨力优势建设“中国侨都”献策献力。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