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分类处置“僵尸企业” 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杨智宏/制图
东莞将着力建立产能结构优化长效机制
东莞时间网讯 东莞哪些行业将被列入去产能的“清单”?接下来,东莞在去产能上还有哪些重要措施呢?一份最新出炉的《东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将清理一批“僵尸企业”,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市属国有关停企业市场出清、国有特困企业重组及退出;逐步转移淘汰造纸、印染、家具、制革等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
东莞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说,东莞去产能将遵循市场规律和 经济 发展规律,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政策与土地、环保、财政、 金融 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推进产业梯度转移,着力建立产能结构优化的长效机制,实现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表示,清理“僵尸企业”,如果用市场的手段过程会较漫长,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可以“快刀斩乱麻”,让落后的产能限期退出。而对于“两高一低”企业,东莞要拿出更大的勇气,动真刀将这些落后产能尽快关停。
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
清理一批“僵尸企业”
《行动计划》提出,2016-2018年,逐步建立和完善“僵尸企业”处置、退出机制,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工作。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市属国有关停企业市场出清、国有特困企业重组及退出;实现8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以及金融服务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结构明显优化;非国有“僵尸企业”基本实现市场出清,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在具体措施上,《行动计划》提出,将建立经信、国资、统计、税务、工商、人民 银行 、供电等部门间协作机制,深入精准摸查企业情况,建立国有和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建立单个“僵尸企业”档案,列明企业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拖欠税费、产权瑕疵、需安置人数及费用等情况。
对于“僵尸企业”如何处置?《行动计划》提出,将按照“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发力、精准处置”的要求,坚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思路,利用各类扶持政策措施,分类推进处置市属国有“僵尸企业”。
“清理僵尸企业,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快刀斩乱麻,迅速解决;一个是通过市场来调节,这个过程预计有些漫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让这些僵尸企业退出,政府给它一个引导,如果它有意退出,就关停;如果一部分产能可以兼并重组,或者被人收购,也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去重组优化,但这个过程会稍为漫长一些。
林江认为,在东莞快刀斩乱麻这个办法更加可行,“这并不是说要用行政的手段去勒令企业退出。”林江说,首先要评估哪些才是僵尸企业,确定了,可通过与相关企业沟通,说明在去产能背景下,政府去产能的决心——让落后的产能限期退出,让过剩的产能尽快消化掉,“事实上,这也是最后通牒,相信企业会明白的。”
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企业
控制电镀行业发展
东莞哪些行业将被列入去产能的“清单”?《行动计划》提出,将充分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采取综合施策、一企一策方式,淘汰一批、整合一批、合作一批,有效处置过剩落后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行动计划》明确,制定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对工艺装备落后、能耗及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列入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将优化调整高耗能高排放的建材产业结构,逐步转移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造纸、印染、家具和制革企业,以满足东莞产业配套为原则控制电镀行业发展,到2018年底,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
此外,东莞将开展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工作,支持发展平板玻璃深加工。深化“两高一低”行业整治,重点加大茅洲河、石马河流域内污染企业治理,再关闭一批落后企业。全面取缔违法违规企业,严禁违规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林江指出,在东莞,尤其是水乡片的确有不少“两高一低”企业,如造纸、印染等,“这些企业体量大,如果退出了,可能对当地税收有较大影响。”林江说,在供给侧改革这个背景下,东莞应拿出更大的勇气,动真刀关停这些“两高一低”企业。“当然,这些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曾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林江表示,东莞财政可以成立一个企业关停转 基金 ,一个是给企业一定的补偿,一个是解决企业员工过渡时期的生活及就业问题。
开展联合招商引资活动
鼓励大项目落户韶关
《行动计划》提出,认真落实省产业转移政策,制定年度转移任务,以莞韶园为重点,按照“一园一城七组团”的布局,扎实推进各项帮扶任务,加快完善园区道路设施和环境建设,打造集研发、孵化、中试、培训、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补齐和完善产业链条,推动莞韶园产业加快成长,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将莞韶园打造成承接我市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根据《行动计划》,2016-2018年,开展两市联合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优质项目落户韶关。以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契机,引导东莞部分有转移需要的生产制造环节外包迁移到韶关。鼓励、支持东莞大项目或相关行业企业抱团入园,推动韶关园区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汽车配件、液压油缸、智能机器人、生产性服务业等具有园区特色的产业,实现与珠三角的产业对接。
“产业转移去产能,这个构想是挺好的。”林江说,把生产制造的环节迁移到韶关,把研发、服务等留在东莞,解决好物流配送,通过“互联网+”,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不过,这要看企业是否愿意去。”林江建议,这并不是简单的迁出,而是应该做高附加值的产品,也就是先进产能,“如果还是落后产能,那外迁出去也只是延续生命而已,终归还是要被淘汰的,也没有达到去产能的目的。”
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鼓励企业扩大海外 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也是东莞提出的去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行动计划》提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当地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制定我市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华坚国际鞋城(埃塞)项目建设。对海外布局的企业,加大政策指引和帮扶力度,争取企业将高附加值的部分留在东莞。
《行动计划》还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扩大海外投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成一批经贸合作示范园、生产基地、资源能源开发基地和研发中心。如推动虎门港与日韩和东南亚国家沿线港口设立直航航线,加快建设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加强水铁联运,实现“一带一路”在我市的无缝对接。继续推进中以产业园、两岸生物产业基地、中英低碳产业园、中俄贸易产业园等对外合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根据计划,到2018年底,东莞本土“走出去”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多,对外投资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跨国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境内外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 各方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