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实推进梅州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03.05.2016  06:27

  ■ 杨在峰

  推动粤东西北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为振兴粤东西北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也是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这一抓手能否用好,事关我市新型城镇化的成败。

  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角度看,扩容提质就是要在适当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基础上,促进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从而增强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扩容是指城市扩容、产业扩容、人口扩容;提质主要是在城市产业、人口素质、城市设施和人民生活等方面提质。简单来说,“扩容”是手段,“提质”是目的。扩容提质,当前迫切需要我市以产业升级促就业提质。

  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就业就业,首先要“有业就”,还要“就好业”。解决好就业问题不仅要数量扩容,还要质量提升。就业质量直接反映了产业质量。就业质量如何,归根结底是产业结构在就业领域的体现。20世纪初期至中期,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省出现了一个个由华人华侨和侨资主导建设成功而闻名于世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主要是华侨华人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以产业支撑为主导,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设而成,为当地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当时的梅县松口镇就有“松口不认州”,蕉岭县的新铺镇有“新铺不认县”的说法,这些侨乡古镇在经济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目前我市民营经济的特点整体表现为产业层次低、产业集聚度不高,这些是就业质量不高的内因,必须靠产业升级促就业提质。为此,我市要配合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民企中强力推进“民企转型升级工程”、“民企素质提升工程”、“发展环境改善工程”、“全民创业促进工程”、“基层组织建设工程”、“服务平台打造工程”等六大工程,这六大工程关乎就业提质,更关乎民企健康发展的根本。以企业发展促就业扩容和提质,这是我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核心。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核心问题是工业化水平偏低,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必须假以时日,有耐心地推进工业化,积极进行招商选资。

  其次,中心城区的扩容提质,离不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市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其中户籍制度改革是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突破口。“让市民生活更美好”,这是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追求的目标。通过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努力实现人、城、产业和环境各方面的协调推进,共融共生。在城区扩容提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务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配套设计好土地、社保、教育、卫生等一系列政策,保证“人的城镇化”平稳有效过渡。力求摆脱“就户籍改户籍”思路,配套设计好土地、社保、教育、卫生等一系列政策,形成系统的配套制度体,保证农民进城转户的平稳过渡。让农民工转户工作步入“常态化”。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但事实上,从享受城市文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各种不同层次需求来看,他们不仅缺少制度性接纳,还缺乏城市社会的认同;农民工只是城市边缘群体,他们处于一种“虚城市化”状态,而不是真正的城市化。为此,农民工市民化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城镇化为方向,加快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合理稳定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农民工的住房保障体系; 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其参保比例和保障水平;推进农民工行使民主权利;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的实现机制,保护农民工的土地权益;以城市群为主体,增加城镇对农民工的吸纳和服务能力;建立福利和户籍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工获得城市身份、地位,并向城市居民靠拢、获得更多社会权利和保障、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及转变思想、生活和行为方式、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此外,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必须把握规划实质,维护规划权威。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是个大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实施,需要大量的工作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达到目的。为此,扩容提质务必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求好、求精,不求快,从容推进开发建设。当前,关键要沉住气,留住地,打造好环境,把宝贵的土地资源留给真正的好项目。为此,我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工作必须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以承载日益发展的城市现代化需求。要集中力量,重点投入关键项目和重点空间区段。由于财力和物力的限制,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必须区别轻重缓急,明确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关全局的瓶颈问题。其次要围绕城市“扩容提质”,重点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使城市交通更趋便捷,配套设施更趋完善,有效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安营扎寨”,创造先进生产力。有效扩充城市空间,缓解城市中心区压力。要积极引入市场手段,形成基础设施建设良性循环机制。政府在城市投入和建设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必须由政府解决的政府要责无旁贷,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都要放手让市场去做。城市供水、供气、公交、市政道路建设等,是财政支出的重要负担,应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打破所有制界限,允许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竞争。

  (作者是梅州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