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球:16岁时率领“小鬼班”打死日军机枪手
抗战时期,革命队伍里有不少娃娃兵,统一名字叫“小鬼”。他们人小志大,用自己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谱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老兵刘少球,就曾做过“小鬼班”班长。
16岁加入抗日游击队
今年88岁的刘少球,回忆起当年参加游击队抗日的岁月,总是不忘强调自己当时还是个小孩子。
刘少球,1927年出生,在1943年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时候,确实也只是个16岁的少年。“那时候家里穷,没饭吃,听说参加游击队可以吃得饱,而且人人平等,我就去参军了。”刘少球参军后还发现,在游击队也是喝粥,生活并不比家里强,甚至比家里还要艰苦,因为“游击队那个时候吃不定时,睡不安稳,一晚上转移三四个地方都有。那时候艰苦,经常睡山头,找几块葵叶遮一下就当被子了。
刘少球回忆说,有一天母亲找到队伍里来了,看到游击队员的生活条件那么艰苦,心疼得直流眼泪,“妈妈对我说,要喝粥,家里也能喝啊,何必来吃这个苦。”不过,当时的刘少球再也不是那个一心只想着吃饱饭的少年了,在部队里耳濡目染了革命思想,刘少球已经知道了抗日救国的大义,他选择留了下来。
小鬼班曾打死日军机枪手
虽然平时待在司令部,很少参加战斗,但刘少球还是能想起来几次简单的战斗经历,并庆幸自己曾因皮带挡住子弹而捡回一条命。1943年,游击队收到了日军将从常平过大朗的消息,准备设岗伏击。刚刚参军不久的刘少球所在的班,想要参加战斗。这是一个刚组建的班,共有13人。“我们这个班都是十五六岁的小孩,所以叫‘小鬼班’,我是班长。”于是刘少球带着这帮少年,穿着便衣,竟打起了头阵。刘少球说:“日本鬼子不知道我们多少人,我们小鬼班是不怕死的,一人利用一棵荔枝树躲着,跟日本鬼子打,我们就打中了他们的机枪射手,后来日本鬼子又冲出人来把尸体抬了回去。”
然而日军有几十人,游击队无力阻挡,战斗过程中小鬼班的副班长还负了伤。队伍只好边打边退,最后增援部队赶到,日军只好撤退了。
想起当年不怕死的小鬼班,刘少球很感慨,“还在世的没几个了,有一个叫彭九,还在东莞,还有2个分别在香港和佛山。”说完,刘少球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老战友合影。
腰间皮带救回一条命
除了伏击过日军,刘少球还兴致很高地回忆了自己的一次负伤经历。那是1945年,部队在厚街赤岭山头作战,一颗子弹击中了刘少球,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我背条枪,有条皮带装了好多子弹,子弹打进了这个皮带,子弹再进到皮肤里面比较浅,后来去医院夹了出来。”刘少球很庆幸,“肚子上只受了点轻伤,敷点药后就好了。”
如今的刘少球除了有点气管炎,身体还算硬朗,他说前几年还会去小学里给学生们讲东江纵队的战斗故事,而现在,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去全国各个红色革命地区参观,“我想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曾经抗战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