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刘石平:26岁的超级“学霸”

03.11.2014  10:34



刘石平不仅学习好,也爱户外运动。受访者提供  

 

   信息时报10月31日E17版讯 (记者 徐珊珊  通讯员 张丽)刘石平,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级遗传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华工—华大”生命科学创新学院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第一届学生,先后三次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cell》杂志发布高水平研究成果。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上,喜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荣誉称号。

  北极熊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其体内脂肪占据了约四分之一的体重。但它们却胖而不喘,很少得心血管疾病,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被很多人忽视的现象,是刘石平关注的问题。也许有些人生来就与科学结缘,刘石平就是其中一位。对科学的敏感与好奇,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

  认识刘石平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爱思考、有一股拼劲,这些字眼已成为他的标签,既激励着他自己,也激励着其他人。刘石平清楚地知道,如果要取得科研的进展,必须付出心血和时间。“刚去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时,感觉很多东西都要学,学得也相当兴奋,经常一不小心就学到很晚。整个人进入一种专注状态,很投入,好像有魔力一样。

  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科研初期的挫折可想而知。刘石常鼓励自己,“已经计划好的事情一定要尽力,不能随便放弃。”这种高强度的研究工作,如果不是乐在其中,常人很难做到。在刘石平的眼中,那些别人看似枯燥无趣的基因结构,仿佛都有着神奇的生命力。而成为揭示出这些生物奥秘的人,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

  取得成绩的时间比刘石平想象的还要快。2010年2月及2011年11月,刘石平先后两次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杂志上以署名作者及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大熊猫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及《猪蛔虫基因组草图》。2014年,《Cell》以封面故事登载了刘石平作为第一作者的文章,文章揭示了北极熊胖而不喘的奥秘。据悉,该研究可能对人类对抗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望从源头上解决心血管疾病。

  作为85后,刘石平渴望自由,向往远方,对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如他而言,“科研需要愉悦的心情,自由、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才能激发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