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史迹展”台北开展 纪念抗法保台130周年

19.08.2014  20:29

  中新社台北8月19日电 (记者 林永传 黄少华)为纪念抗法保台130周年,以“铭记先贤功业,传扬图强之梦”为主题的“刘铭传史迹展”,19日在台北市立图书馆开展。

  两岸刘铭传后人、刘铭传研究机构及台湾各界人士近百人参加开展仪式。

  祖籍安徽肥西县的刘铭传是清末淮军名将、洋务派骨干,是台湾首任巡抚、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更是深受两岸民众敬仰的民族英雄。

  公元1883年(清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军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1884年春天,清军在越南北方战败,法军派海军中将孤拔组建远东舰队侵入中国东南沿海,占领了台湾的基隆。

  在宝岛台湾危在旦夕之际,已赋闲乡里14年的刘铭传临危受命赴台,率台湾军民奋起抗敌,历经8个月奋战,取得了基隆、沪尾两大关键战役的胜利,保卫了台湾。

  此后,清廷在台湾设省,刘铭传被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

  治台6年,刘铭传以卓越成就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台湾第一条客运铁路在他任内兴建;1885年,刘铭传在台北的大稻埕六馆街创办台湾第一个新式学堂——西学堂;1886年,在大稻埕建昌街设立电报学堂,兴建海底电报线。刘铭传任内,台湾成为清朝版图内最现代化的省份。

  今年恰逢刘铭传抗法保台130周年,大陆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华艺出版社、安徽省刘铭传研究会和台湾中华新文化发展协会共同在台北主办了“刘铭传史迹展”。展览分为“淮军名将”、“抗法保台”、“肇基台湾”、“文韬武略”、“百年遗存”、“两岸共仰”6个专题。

  展出的所有珍贵图片,以中国独有、也是刘铭传故乡安徽特产的宣纸喷绘、中国书画卷轴形式装裱,呈现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出席开展仪式的台湾退役将领曹文生盛赞刘铭传的保台与治台功绩,称刘铭传“一直以来都是军人效仿的典范”,他的治台功绩让当时的台湾百姓“知道了什么叫现代化”。

  刘铭传第五代嫡孙、安徽省刘铭传研究会会长刘学宣说,因为先祖刘铭传的关系,“每次到台湾来都有回家的感觉”。他说,因为是先祖战斗、生活、工作、倾注过大量心血的地方,因此,“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永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据台湾铭传大学安徽教育中心主任李安仁介绍,近年来,两岸合作在刘铭传研究领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举办学术讨论会、出版专著、拍摄电视连续剧、电视纪录片等。

  该展览将于8月22日落幕,尔后两岸刘铭传研究人员及刘铭传后人将往台湾铭传大学举行座谈会,主办方将把所有展品捐赠给铭传大学永久收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