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硕果催化湛江港城变净变美
夏日里,市民爱到洁净的海边游玩。记者 郎树臣 摄
赤坎金沙湾观海长廊,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记者 李波 摄
瑞云湖公园优美的绿道,吸引市民前来散步健身。 记者 李波摄
编者按
2014年5月,湛江创卫通过国检,标志着持续8年的创卫结出硕果;作为创卫重要战役的交通整治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卫究竟给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作为我市海湾城市“扩容提质”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文明进程的重大举措,创卫如何在湛江市民心中树起文明的标杆、改写日常不文明生活习惯?记者走进市民中间,从点滴细节了解这一“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昔日浊流喜变清泉 绿树红花映衬河渠
眼下,市民经过霞山区百蓬桥时,一定会惊讶于南柳河的“大变样”——新砌的石墙取代了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河堤,岸边鲜花争妍斗丽,过去淤塞到只有3、4米宽的河床,恢复到30多米宽的原貌,昔日墨汁般的污水变成了清澈的潺潺流水。
去年,市政府把南柳河综合治理工程列为民生实事,以壮士断臂的气魄和决心对南柳河进行整治,乌黑发臭的南柳河才再焕生机。
南柳河展露新姿,是我市大力“治水”的一个缩影。2012年,我市排除万难,完成了北桥河综合整治,河岸鲜花盛开,河水清澈见底。2013年,“治水”工程再结硕果,投资9930万元强力整治赤坎水库,目前已完成水库上游截污工程并投入使用,建成瑞云湖公园和环库绿道。此外,去年还投资5.62亿元对市区39条全长56.13千米河渠实施综合整治。
曾经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之地,如今变成风景如画的公园,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休闲之所。“河渠变清了,垃圾地不见了,港城也变得更靓丽了,我们百姓很满意。”昨日早晨,在瑞云湖公园散步的陈大爷乐呵呵地说。
农贸市场脱胎换骨 市民交口齐声夸赞
每天清晨,家住赤坎北桥二横路的黄姨早早来到北桥市场挑选新鲜食材,一逛就是大半个小时。而以前,黄姨对逛市场是来去匆匆,不愿多留。“市场太脏了,污水横流,一刻也不想多呆,能多快就多快!现在走在市场内,却是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和逛超市感觉差不多。”
黄姨对逛市场观念的转变,得益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创卫攻坚战以来,我市筹集资金约1.1亿元,对45个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后的市场“脱胎换骨”,布局合理、排水通畅,摊位整齐、划行归市,市民不仅逛得舒心,还买得放心、安心。
经升级改造后的市场个个洁净明亮,面貌一新,还建立健全了相关的经营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农贸市场脏、乱、差的状况。老街坊们发自内心地说:“以前市场里污水横流,去一次怕一次。现在可好了,干爽洁净,穿什么鞋子进去都不怕,我们百姓心里很欢喜。”
“不光是方便你们买菜的人,对我们来说,市场条件好了,秩序好了,来买菜的人也多了,生意更好了。”海滨市场的经营户黄女士一边忙着给客人称菜,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城中村告别脏乱差 村民自觉摒弃陋习
在许多人眼里,城中村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可经过创卫,全市56条城中村不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村民和外来住户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转变。他们摒弃了陋习,主动参与创卫。
老家在湖南的马先生前几年起在赤坎百姓村开餐馆,他对于城中村的“巨变”感受颇深。“以前卫生环境比较差,乱堆乱放情况突出,我也受此影响养成不好的卫生习惯。”马先生感叹道。
自2012年8月我市拉开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的序幕以来,各区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对辖内城中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整改:道路硬底化、明沟改暗渠、清理了乱堆放和乱搭建……
上个月,马先生还将远在湖南老家的老婆孩子接过来,准备再开一家店。“现在,周围环境卫生都不错,我们生意也好了。这样的整改我很支持,谁不想自己的家变得更干净一些呢?”马先生笑着说。
百姓村的罗伯说,近一两年变化很大,村民的卫生意识也提高了,大家自觉把垃圾放进垃圾桶里。
路边摆卖入室经营 城市管理大大提升
占道经营等“六乱”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创卫以来,我市将各类摊贩引入市场集中经营,目前市区主要街道“六乱”现象基本得到遏制,街道变得整洁卫生、宽敞顺畅了,城市大街小巷秩序井然,群众拍手称赞。
“以前湛江市区给我的印象就是脏乱差,还有随处乱窜的“摩的”、沿街乱摆卖。今年到湛江来,变化真是太大了。”来自广州的业务员谈先生说,现在湛江大街上三轮摩托车拥堵的现象没有了,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不见了,道路整洁了、变宽了……
多年来,赤坎北桥市场周边小摊贩乱摆卖,造成附近路段交通拥堵,环境卫生“脏乱差”,居住在周边的群众苦不堪言。随着“六乱”整治力度加大,市场周边小摊贩搬进市场经营,一度拥堵的道路变得干净开阔。
“以前流动摊贩随处摆卖,一天下来路上全是水渍、垃圾,又脏又臭,附近居民经常投诉。”家住北桥市场附近居民陆阿姨说,现在市场周边交通环境好了,卫生环境也改善了。我们生活也安心了许多。”
餐饮业“厨房革命” 捍卫“舌尖上安全”
如今走进市区的餐饮店,无一例外都能看到经营牌照、餐饮服务人员等信息,在店内还设有控烟监督员……这一切变化,始于我市以创卫为契机,不断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创卫的推进,我市在餐饮服务行业掀起了一场“厨房革命”。如今市区2986家小餐饮全部持证规范经营,持证率达到了100%。各餐饮企业基本都落实了台账管理,食品及相关产品进货、采购均可寻根问底。这些举措,从根本上捍卫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也切实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同时,我市还率先在国内推出“食品安全示范厨房”创建工程,对餐饮单位厨房食品原料的清洗使用、餐饮具消毒保洁、食品烹调制作加工、废弃油脂回收处理等重点环节实时监控,并通过视频同步输送至楼面和房间的电子屏幕。目前全市已有130家餐饮企业建成“阳光厨房”,参与面也从最初的高档酒店扩大到大排档、小食店等场所。
餐饮行业的“蜕变”,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些变化市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餐饮店都变得整洁干净了,就餐环境也很大的提升。要是在过去,店内肯定满地都是餐巾纸、一次性筷子,就算东西再好吃,也觉得倒胃口。”赤坎市民老张说。
司机行人遵章守法 文明出行深入人心
附属医院路段是市区交通“肠梗阻”。人行通道经常停满电动车、摩托车及小车,人车争道、行人和电动车闯红灯的混乱现象习以为常。昨天下午,记者在此看到,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观,电动车、摩托车的停放秩序井然,十字路口,闯红灯、逆行的现象也消失不见。
半年前,走在湛江街头,闯红灯、逆行、不按车道行驶等不文明现象还随处可见。半年后,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却成为湛江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1月中旬,我市启动市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整治无证驾驶、不按道行驶、逆行、闯红灯等各类交通乱象。截至今年6月,已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车辆50414辆。
在铁腕整治下,基本实现了“整治当月大见成效,整治三个月根本好转,整治半年成为习惯,达到车辆遵章驾驶、行人遵规行走”的整治目标。各行其道、遵章守法的现象明显增多,“中国式过马路”、逆行等交通乱象明显减少;对市区交通秩序好评的声音明显增多,交通乱象带来的困扰明显减少。
“现在马路上秩序好了,大家的素质普遍提升,如果谁违章,其他人都会投来‘鄙视’的眼神,会让人觉得很丢脸。”市民冯先生说。
民间创卫蔚然成风 市民自觉爱护家园
创卫成果让百姓得到实惠,“民生为重、知难而进、众志成城、追求卓越”的创卫精神深入民心。广大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其中,当中,涌现了一批“创卫达人”,一大批创卫志愿者、热心市民,让这座城市流淌着一股全民创卫的热潮。
尤伯无疑是市民最熟悉的一位“达人”。每逢周六日,尤伯便会带领他的民间创卫志愿队上街打扫。在他的带动下,尤伯民间创卫志愿队伍已发展壮大到200多人。街头巷尾人人都熟知“尤伯”的大名,他的电话也成了创卫举报热线。“只要我还能行动,每个周末打扫街道的习惯一定会坚持下去。”尤伯如是说。
民间创卫,蔚然成风。创卫“美眉”、创卫“的哥”、麦叔创卫志愿者哨子队、骑行志愿者服务队、城中村巾帼志愿者队、外来工创卫志愿者队……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便是其中的代表。
市民自觉爱护家园,拿起手中的电话、相机,举报卫生死角、曝光不文明行为,保卫创卫成果。前不久,我市借助各大媒体开展“创卫全民拍”活动,半个月内收到市民的报料邮件130多封,促进了各区对创卫暗点的整改。
热心市民老霍说,经过创卫,湛江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形象提升到了一个新档次。“家乡变得靓丽,我们感到脸上倍儿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