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小伙伴办创意市集 复古手工作品吸引小资一族

06.08.2014  10:42

囍集第三场创意市集,吸引了众多珠三角地区的小资青年前来“赶集”。囍集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第一场囍集,从有想法到举办,也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由于时间太仓促,最终赞助也没拉到。

  这场复古集市还原了囍集最初的目的:提供一个平台,让爱好者聚会、交流,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复古潮流。

  复古应该是一种岁月静好的生活态度,安静美好,对旧时代生活方式的怀旧、珍惜,进而让自己被这种静好的生活态度所感染,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旧时代。

  因为对创意文化产业的格外关注,6个兴趣相投的小伙伴组成了一个囍集策划团队。“”字既复古又能体现办创意市集的初衷。在旁观者的眼里,这不像是一个专注于买卖的集市,更像是一个文化交流会。

  早在今年1月下旬,囍集的第一场活动便在星河城举办,没想到被李敏镐抢尽了风头。有失便有得,这次策划团队不仅收获了经验,还增加了人手,团队从6人增加到11人。

  到了7月25日,团队发起人之一林淼淼和她的10个小伙伴在星河城组织再次举办了一场创意市集——囍集。这是他们团队组织的第三场创意市集,吸引了众多小资青年前来赶集。当天恰逢“国民岳父”韩寒率《后会无期》主演在这里与观众见面,囍集活动受到一定影响,但比起前两场来说效果要好很多。

  囍集的策划团队背后还有强大的后援团,那就是家长们。发起者之一梁晓晴的妈妈钟女士说,“我觉得他们搞得挺好的,有组织,有策划,非常团结,这些都是年轻人应该具备的。

   6个年轻人创办囍集

  常被明星抢风头

  “说来好笑,每次搞创意市集都赶上明星来抢我们的风头。”囍集策划团队发起人之一林淼淼说,7月25日11时,囍集在星河城室内空地开市,到了14时,“国民岳父”韩寒率《后会无期》主演来到星河城,与东莞观众见面,一楼星光广场早已被粉丝围得水泄不通,囍集没什么人光顾,等见面活动结束后,囍集的客流才开始多起来。

  囍集的第一场活动是在今年1月下旬举办的,地点是在星河城室外的空地上,结果被韩国影星李敏镐抢尽了风头。

  说起这些往事,林淼淼有点无奈,但也觉得很有趣。

  囍集策划团队里面,从高三到大四,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年龄最小的18岁,高三刚毕业,最大的21岁,准备上大四。

  林淼淼今年18岁,第一次做囍集时,她还在上高三,影视传媒方向的艺术生,学业相对轻松,也经常到广州、深圳的创意园区看看。

  当囍集进行到第三场时,林淼淼的高考也结束了,志愿也报完了,学校还未定。

  19岁的梁晓晴比林淼淼高一个年级,她去年高考后,去美国呆了一个暑假,体验了美国草坪上的创意市集,感觉很有意思,回到东莞之后,就萌生了在东莞组织创意市集的想法。

  刘俊邦是梁晓晴和林淼淼共同的朋友,他是促成囍集的关键人物,他爱玩爱交朋友,喜欢旅行喜欢摄影,会为了喜欢的东西而努力。

  得知梁晓晴有组织创意市集的想法后,刘俊邦立刻拍板,把自己圈子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都叫到一起讨论。去年12月,囍集的初始策划团队也就形成了,一共有6个人:梁晓晴,刘俊邦,林淼淼,吴雨轩,王泽铃,林佳楚。

  团队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了分工。文字能力强的梁晓晴负责写文案写策划,交际能力强的刘俊邦负责对外的商谈和寻找场地,林淼淼负责整个监督,王泽铃和吴雨轩负责各种设计,林佳楚负责摄影。

  确定了团队分工之后,他们就开始筹备活动。6个人首先建了一个微信群,只要谁想到点子或工作进展就在微信群里说。

  接下来就是给活动取名字。各种名字都出来了,什么‘飞鸟’、‘四大喜剧’之类搞笑的名字大家都闹着玩说出来。”林淼淼说,“四大喜剧”大家觉得感觉挺对,所以开始叫“喜剧”,后来又取“聚会”的“”字,叫“喜聚”,还是觉得少了点复古味道。

  最终拍板的“囍集”,灵感来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常见的“”字,既复古,又能体现办创意市集的初衷,最终拼凑成“囍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