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东莞、改革东莞 成就精彩东莞
据本报报道,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在北京会见了副省长陈云贤,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他勉励东莞抓住松山湖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下大力气建设好示范区;落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发挥邻近港澳优势,积极吸引港澳青年来莞创新创业。
“创新”成为近年热词与关键词,也正是这个词语,足以诠释当下中国 经济 社会正在发生与行将发生的多数热点事件与深刻变化。在这个关键词之下,是东莞经济发展的顽强寻路,是中国发展方向的艰难调头。
东江水暖寒,创新得与失,松湖应先知。松山湖获批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也是国人寄望深深的创新先遣队,是作为改革先行者的再度下水试航。因此,下大力气建设好示范区,落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检验东莞创新能力与创新机制的试验田,也是向国家与人民交出的一张东莞版关于改革与创新的答卷。
创新从何处入手,示范因何而来?正如万钢所言,东莞要努力做好发展提升的规划,以规划引领可持续发展,努力利用好示范区政策,充分发挥其效应,把这一好事办实办好;落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推进“众创、众筹、众扶、众投”工作和孵化器建设,特别是要借助东莞邻近港澳,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吸引港澳青年来莞创新创业。无疑,这里所指明的路径,一是充分利用好示范区的政策优势,挖掘制度红利,用足制度优势。不言而喻,这包括制度创设创新,如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即是此类;二是要大力推进具有引领作用的机构创设,如对众创、众筹、众扶、众投工作的推进;三是推进人才工作的创新,包括人才的引进,人才的本土培育,等等。
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经济新常态之下,东莞在城镇化和老龄化等大的演进趋势面前,所具有的潜力、活力释放空间清晰可见。而东莞城镇化建设发展空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服务业成为长期增长新引擎的空间、环保产业应运而生的增长空间、珠三角地区发展的梯度推移空间等等,所有这些空间的打开,潜力的释放,无不需要制度创新来保障,深化改革来激活,以制度供给来放大乘数。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建设东莞创新示范区,也就意味着改革联动深化不可逆转,改革攻坚克难势在必行。
众筹、众投是一种融资、筹资机制的创新,同时又是管理机制的创新。而在中国现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层面上的制度创新意义,就是它直接呼应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现代市场体系运行的产权基石方面的制度创新,即主打混合所有制。对于政府而言,经济要改革,制度改革也要跟进。积极地推进现代治理中的机制、制度创新,是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的一种策略,也是贯彻中国梦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要求
创新是一种思维创新。互联网浪潮之下,观念的创新,包括教育的创新,都在此类。而教育涉及人才的培育。建设创新型示范区,如果没有观念的先行,没有创新型人才加盟,创新必然难以为继。
对于人才,在强调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东莞也应以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大人才培育的创新,培育创新型人才。这涉及教育方式的改革,教育内容的革新,而对人才引进,也应创设标准,吸引那些具有真正创新实力的人才加入。在此基础上,东莞建设创新型示范区,才有足够的智力支持。
创新与改革并举,才能取得东莞创新之大成。以创新促进改革,以改革巩固创新成果;以创新带动改革,以改革刺激创新,相互推动,从而做到创新内有动力,外有魅力,以此成就魅力东莞、精彩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