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向创新型地区先进行列冲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观察(下)
●南方日报记者 卢轶 郑佳欣 曹斯 黄应来 通讯员 叶青
日前,全球首款可载人的无人机“亿航184”将在美国测试的消息一出,让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一下子走到聚光灯下。
几天后,又一家广东企业“露脸”。汤森路透社发布2016期刊引证报告,华大基因创办的GigaScience在综合性期刊类别中影响因子排名全球第六,一同登上榜单的还有《自然》、《科学》等顶尖期刊。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两年以来,广东涌现了一批像亿航、华大基因这样的明星企业,走出了一条政策引领、区域协同、企业主体的“广东路径”。
广东也迎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转折点:最新统计显示,广东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R&D投入强度)达到2.5%,技术自给率上升至71%,首次超过70%。
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两个指标双双达到关键拐点,标志着广东基本跨入世界创新型地区行列。广东开始进入一个创新导向明显,创新氛围浓厚,创新主体活跃,创新能力深化,创新后劲十足的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
新阶段——
创新对经济提质增效支撑力不断增强
今年初,广东R&D投入强度和技术自给率分别迈过2.5%和70%两个大关的数据公布后,不少长期关注广东的学者都为之振奋。
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表示,R&D投入强度达到2.5%、技术自给率达到71%,意味着广东基本进入了世界创新型地区行列。
省社科院院长王珺作为本土学者的感受更直观,认为数据的背后,是近年广东的研发投入快速上升,创新导向越来越明显。
R&D投入强度,是国际通用衡量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通常来说,R&D投入强度达到2.5%被视为一个关键门槛。目前除韩国、以色列等个别国家超过4%,主要创新型国家的这一指标都在2.5%—4%,如日本、瑞典、美国等。
技术自给率则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的内生活力。多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自给率都在70%以上。广东技术自给率从2010年的63.5%提高到2015年的71%,说明正逐渐摆脱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
根据国际经验,R&D投入强度达到2.5%后,该国家或地区会进入一个创新导向明显、创新氛围浓厚、创新主体活跃、创新能力深化的发展新阶段。以韩国为例,1999年R&D投入强度为2.07%,随后逐年加大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十年间完成了从2%到3%的跃升,随之迎来了信息通讯、汽车、造船、化工等领域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实现迅速崛起。
春江水暖鸭先知。
广东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直接就反映在创新的主体——企业身上。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占据了柔性显示的世界前沿;研制出“隐形衣”的深圳光启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全球86%;凭借在光子创面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普门科技有限公司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产出能力占全球一半以上;大疆创新占据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前不久还在北美市场挫败了美国第一大无人机厂商3DR……
短短几年时间,一大批广东企业就完成了从模仿到创新、从跟随到引领、从高端到顶端的华丽蜕变。在一个个行业龙头带动下,广东产业升级态势明显,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57%,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二。
根据规划,到2020年,广东R&D投入占GDP比重将达2.8%,技术自给率超过75%,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到2030年,广东R&D投入占GDP比重更将超过3.5%,技术自给率超过80%,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力争跻身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先进行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表示,新阶段,创新对广东经济提质增效的支撑引领作用还将不断增强。
新动力——大批“卧龙”有望在下个风口起飞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初尝创新驱动发展甜头的广东踌躇满志。省委书记胡春华明确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优先战略,加快形成创新型经济格局”,“要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在发展上,发挥我省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的优势,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水平,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除了当前风头正劲的TMT、装备制造和机器人等领域,广东还在新材料、生命健康、生物医药、云计算集成与应用、新型光电显示、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数字音视频等领域储备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产业化前景良好的核心关键技术。一大批“卧龙”有望在下一个风口起飞,为广东创新发展贡献源源动力。
今年初,华大基因原CEO王俊创立的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不久即融资1亿美元,估值近10亿美元。王俊表示,碳云智能已构建采集、人工智能分析、数据库等基础设施,着手全球布局,打造每个人的“阿凡达”,管理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准备进入测试阶段的可载客无人机“亿航184”,预计2016年将量产100台。如果试飞成功,安全得以保证,其商业化前景相当可观。不仅亚马逊表示欲利用其送快递,“无人机的士”也将从科幻变为现实。
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领域的广东“双雄”——华为和中兴已在5G专利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储备。不同于3G、4G时代的多个标准并存,5G有望实现全球统一标准。业内普遍认为,华为、中兴的存在,有望使我国主导的5G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除研制出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的广州奥翼,广东还拥有开发出全球最薄柔性屏幕的柔宇科技和裸眼3D技术领先世界的超多维等。“在新型显示技术这个领域,中国企业不仅没有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相反,关键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中国公司手中。”广州奥翼创始人陈宇说。
微芯生物研发的中国抗癌原创新药、锐博生物研发的核酸药物、冠昊生物研发的全球第一款可复明人工角膜、迈普生物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3D打印硬脑(脊)膜……一项项发明正悄然改写广东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既定版图。“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生物医药‘军团’。”美国国家基因组组长Eric D.Green博士表示。
……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未来,这里必将诞生更多人们闻所未闻的创新科技产品。”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说。
新出发——抓痛点补短板步子越迈越稳
一脚跨入世界创新型地区行列的广东一路疾行,硕果累累,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换一把更高标准的“尺子”衡量,广东要成为全球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还有不小差距,存在不少短板,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创新驱动发展还面临不少考验——
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数量少、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源头创新”后劲不足。
部分科技成果得不到转化利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经济科技“两张皮”现象普遍,是科研机构的“老大难”,也阻碍着企业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尚不如人意,侵权事件时有发生,成为提升科研创新积极性的绊脚石。
……
“作为一个以制造业起家的省份,广东的确存在原始创新这块短板。”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公司董事长陈瑞爱直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广东能支撑国家大项目的科研机构还不多。深想一层,高校是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是原始创新的主要源泉。但高校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不强,始终是困扰广东创新的深层次问题。
意识到短板存在,便明确了着力方向。
为释放高校创新能量,广东3年计划投入超过150亿元,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加强大学科研能力建设。
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广东在国内率先提出运用财政补助等办法,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全省4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覆盖率从当下的7%提升到20%。
为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科技、经信、教育等部门持续合作,推动高校、科研所,以及科研成果、创新人才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目前已使逾700项科研成果成功落地转化。
为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科技立法工作;企业也动作不断,显示出充分的魄力与勇气。近期,华为就在中美两地起诉三星侵犯知识产权专利。从某种意义上说,粤企在专利市场上的被动局面已经开始扭转。
前不久,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又一次科技盛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指南,为推动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广东将坚定不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战略,切实把创新落在发展上,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广东步子越迈越稳,创新发展后劲十足: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呼之欲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专业镇协同创新、科技“四众”促“双创”、新一轮省部院战略合作、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有效推进……
进入新阶段,迸发新动力,广东迎来新出发。
大型全媒体报道活动
总指挥:莫高义 张东明
总策划:王更辉 王垂林 段功伟 姚燕永 郎国华
总统筹:梅志清 邓红辉 练学华 胡志勇 孙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