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创新+孵化器 构筑城市创新创业的强劲内核

15.07.2016  05:02

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协调发力,建设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实现从“制造”到“创造”、“智造”的战略转换。资料图片

【开篇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经济 创造了30多年高速增长的奇迹效应。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转变,以生产要素为优势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式微,而 投资 拉动更是因为区域经济竞争格局的多元化,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可以说,国民生产总值所依赖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面临着种种考验,中国经济也顺势进入转型发展期。

转型发展,一边要调结构,另一边也急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基于这样的背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今年5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科技三会”,更是将创新驱动放到了国民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发布,明确到2050年实现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总体部署。

业内观察人士认为,通过顶层设计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协调发力,建设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切实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从“制造”到“创造”、“智造”的战略转换。

创新正在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东,作为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省份,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率先迈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步伐,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重点城市,更是找准自身定位,提出了各自的创新发展命题。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已经不再是停留在一个项目、一个技术等微观的范畴,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标杆和方向。早在4年前,东莞首度确立“建设创新型经济城市”的目标,在全国率先将创新提升到“城市战略”的高度。如今机器换人、智能制造、智能手机产业、互联网+和新型现代服务业等已经成为东莞创新驱动的主轴。

而与创新彼此咬合,互相联接的重要环节,诸如孵化器功能创新、政企合作、资本与技术、创新生态和空间、协同平台以及高层次人才战略等要素。这些“创新+”要素是如何发挥价值相互作用,又是如何在整个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持续发力呢?

为此,《南方日报·东莞观察》从今天开始正式推出“创新驱动 东莞新里程”大型观察述评报道,以此为您解开东莞的创新密码。

如果说创新是转型发展的核动力,那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孵化与服务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则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孵化器,以助推企业升级的良好动能,引导着科技化和产业化的双转型,这无疑为整个创新生态链的 健康 运转创造了关键性的条件,成为繁荣区域经济的一把金钥匙。

孵化器发展是一部创新协奏曲

如今,美国、英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已成为世界孵化器龙头标杆。

伴随着世界孵化器格局形成和路径日渐清晰,业界人士发现这样一个共性:孵化器的发展轨迹与创新主体的成长一脉相承,并且在每次历史发展机遇中,孵化器都能迅速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发挥着与时俱进的支撑价值。

中国几乎只用了西方国家一半的时间,便占领孵化器的战略高地。20世纪,中国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高新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时代创新发展的标记。从徘徊不前、草莽生长到集群发展,再到构建创新生态体系,融入全球创新圈,孵化器的发展不仅对中国经济与科技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也为未来创新驱动创造无限想象空间。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孵化器增长4000多家,这个数字是过去26年的总和。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10000家孵化器,中国就占了一半。在东莞,2015年孵化器数量达到36家。中国孵化器孵化场地空前拓展,成为孵化器大国,孵化器本身也呈现出更专业化、专门化的发展趋势。

在这过程中,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市场与政府,还是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在新城市新发展使命下,都能够找准定位,自觉抓住机遇,完善内在机制,抓住一次次关键的发展机遇。

被誉为“国家级科创中心”的张江高科,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链的框架,成为“国字号”孵化器的标兵。

作为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典型代表,天安数码城则更显灵活开放的发展特征。短短26年,完成了从工业园向产城融合的华丽蜕变。如今,天安数码城为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本、人才、资讯等服务,完全按照市场需求配置,已在全国10个城市运营了15个园区,服务10000余家创新型企业,先后培育了59家上市企业,被誉为“中国上市企业的摇篮”,成为城市升值的一张优质名片。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提出要打造更多如天安数码城模式的大型孵化器专业运营商。

量不是关键,质才是根本

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到,中国孵化器的发展壮大,重点在“大”,而不是“强”。业内有识之士都明白,关于孵化器的发展,无不伴随着兴奋和浮躁的纠结和矛盾。

一面是硕果累累,近20多年来,我国的创新孵化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一举成为孵化器大国;另一面,孵化器门槛较低,政府色彩浓厚、缺少专业化人才、经营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低下等弊端也暴露了出来,使得孵化器呈现出数量多却质量不高的局面。

业界经常流传着这样的故事:100万烧完了,孵化器也关门了。这种空心化、没有真正服务价值的孵化器,对整个行业无疑是一大中伤。它会给外界投射一种错误的信号——只要有物业和资金,孵化器谁都可以做。实际上远没有这么简单。

“孵化器的发展不仅要看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要探索多样性、差别化服务,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创业者的需求。”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自诞生之日起,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就被严格定位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基地,依靠不断完善创业孵化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全过程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重要支撑,从而逐步成为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核心。

发展实践证明,孵化器是一个真正较量综合实力的竞场。作为从深圳起家的民营科技产业园,天安数码城就很有借鉴价值。

孵化器“大”而不“强”需要警醒

梳理天安数码城26年的产业集群路径,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手机通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等产业。起初,这些产业均是小规模聚集,天安数码城慧眼识金,推行全生命周期孵化,将优质企业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蜕变期一脉相承。在这过程中,宇龙通讯、鹏博士、凯立德、得润电子、诺亚舟教育等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天安数码城园区逐渐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高素质人才和国际资本的高度聚集。

天安数码城集团总裁杜灿生说:“我们关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人之间的链接;推动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创建功能独特、启发灵感、充满活力的企业公园,在优化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最终达致互补共赢。”

关于孵化器在新形势下的自我更新与迭代,杜灿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他赋予双创时代下的孵化器一个新名词:T+SPACE,即T空间,字母T代表(时尚与科技Trend&Technology)、S代表(设计Style)、P代表(智造Produce)、A代表(应用Apply)、C(创意Create)、E(展示Exhibit),既融合了企业选择进驻孵化器的初衷,也强调了作为新型孵化器运营商的使命与担当,也为中国孵化器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全球集智,借力对接国际前沿资讯和资本市场的优势,天安数码城园区内的产业链定位日渐明晰,主动迅速地完成了从建筑空间的强调向孵化功能过程的转变,形成了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完整产业链,冲破孵化器“重商不重服务”的魔咒,成为所在区域的创新驱动标杆示范。

“大”而不“强”,是孵化器发展热潮中,业界需要警醒的重要问题。对于以中关村、张江高科、天安数码城、东湖高新等这类以强为胜的龙头孵化器,他们所倡导和坚持的先进服务理念,将给整个城市和区域的生产分配方式和组织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

■聚焦

孵化器主动融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既是深触经济改革的重要探索,更是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次关键性顶层设计。

2016年,东莞获批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6月25日,东莞市市委书记吕业升在市委常委会议上指出,要坚定不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战略,又紧又实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十项重点工作,力争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东莞市市长梁维东表示,要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作为统领东莞“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着力推动东莞从外贸大市向开放型强市转型。

何谓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盛斌说,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融入国际分工,集聚大量国外高级要素,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及产业升级,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竞争优势及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开放型经济原有的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及运行机制亟需调整。

按照东莞政府思路,将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促进结构调整新突破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思路之一。这无疑也为以天安数码城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造打开无限故事空间。

在东莞,天安数码城深度参与当代开放经济环境的深度变革,为众多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成长土壤,已形成依托南城和凤岗“双轮驱动”的破竹发展之势。持续推进以构建创新企业生态圈为目标的“一体两翼”运营体系,夯实智慧园区的基础与服务能力,同时搭建金控平台,强化资本与科技、产业的融合。

围绕这一目标,天安数码城集团还打造了一系列品牌项目,如以满足初创企业需求的众创空间“T+SPACE”;为入驻企业提供线上交易的互联网+平台——“1发布”;与美国、德国、法国、以色列、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科技强国搭建直通车,强化国际科技资源转化。天安数码城构建标准化体系,践行做企业的空间服务商和时间的合伙人,将中国孵化器运营建设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4月,天安数码城中澳直通车启动仪式在南城举行,天安数码城计划通过中澳直通车这一平台打造中澳科技城,一方面借此引进国外优质人才和先进技术落地发展。另一方面,整合双方在股权投资、产业 基金 等领域的 金融 资源,实现资本互通,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和孵化创业团队。

天安数码城集团董事长李可表示,中澳直通车将促进两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化有效结合,使海外的技术创新成果得到全产业链发展土壤,澳大利亚高新科技产业技术转化与中国市场可以顺利对接,同时园区内企业可通过这一平台向海外扩展,实现创新资源要素的输出,从而为以科技创新驱动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找到一种新方式。

也就在今天,2016中美企业科技创新峰会暨“东莞制造2025”高端论坛于凤岗镇举办,标志着“中美硅谷直通车”在东莞正式落地与开通。

业内人士表示,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不同在于,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

因此,无论是中澳直通车还是中美硅谷直通车,其背后的本质都是中国现代服务企业主动向国际市场寻求资本和要素合作,希望借助比较优势,错位互补,从而拓宽合作的视野,这与当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谋而合。

■产业观察

孵化器以激发经济活力为时代使命

在梳理孵化器的发展史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每一次孵化器发展的革命性转折点,刚好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

在20世纪末期,中国孵化器发展一直徘徊不前。进入21世纪,孵化器发展可以用“飞跃”来形容,而当时恰逢中国入世,生产要素的国际化交互需求进一步释放,孵化器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和引导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当下,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启航,让作为引擎的孵化器功能和价值被更加的肯定、重视和提升。可以说,在整个创新驱动的命题中,孵化器就是一面镜子,清晰而准确地反射出创新驱动的进程和诸多待解决的问题。

创新驱动包涵几个关键要素,即人才、资本、平台、技术以及信息的交融。孵化器的主要作用正是为创新主体提供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整合优势生产要素,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由粗放型创新竞赛转变为集约高效的创新体系?如何让强者恒强,让平台发挥既有价值,从而聚拢更多创新型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薄弱的创新期待转变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闭环式健康循环的创新生态链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要思考和问题。

创新往往始于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更加直接和迅速,相对于大企业来讲更注重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在德国国家高科技创新战略下,德国中小企业发展成为技术研发的“隐形冠军”。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重要的创新主体、国际竞争力的未来源泉。而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以天安数码城为例,该园区诞生了一批耳熟能详的优质企业,其中不乏中国国旗标准色的制订单位海川股份;国内测绘地理信息装备领域上市的第一家上市企业中海达;掌控我国90%电子护照研发与生产企业雄帝股份;三次获得国际红点大奖的布鲁斯工业设计……这些无不得益于天安数码城这位“伯乐”,为他们提供开放的环境和高度灵活的制度,才能够披荆斩棘,快速发展,成为行业佼佼者。在这一过程中,天安数码城作为孵化器更是顺势而为,漂亮地完成四次完美的蜕变和转型,从传统工业区转变为遍布华南、华东、华北和西南重要城市的创新企业生态圈,从小型电子信息产业聚合,变成当下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孵化摇篮。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来形容当前创新格局最贴切不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内激发经济活力,方可形成大势。

众创需要平台,需要有力的支撑和资源整合,否则就是一拥而上的无序竞争,最后只会“你方唱罢我登场”,乱哄哄一团。这里面就有三个课题需要深入思考,首先,政府公共资源的设定如何因时而变;其次,孵化器的自我创新能力如何突破;第三,企业主体如何成为真正意义的创新主体。

当下的全球化正在从生产贸易的交互流转,向知识、信息和资本一体化转变。信息、知识及拥有它们的人才成为地区发展最核心的战略资源。孵化器带来的创业创新资源,终将要融入到整个区域乃至国家的创新战略中,才能真正拥抱这个最好的发展时代,完成时代发展赋予的使命。

  撰文:王慧 文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