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我省人社部门多措并举引进海外智力 来粤工作外国人才占全国1/6

27.12.2017  11: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加快集聚创新人才,打造汇聚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高地。近年来,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拓视野、创新思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招才引智方面实效显著,并呈现了一些新亮点新做法。为宣传和展示这些成就,即日起推出广东人社招才引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本月中旬,由省人社厅率领的广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代表团赴乌克兰举办推介洽谈活动,并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副院长安东·纳伍莫维茨会晤,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2月22日,代表团回国后不到3天,后者带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院士考察团莅临广东,参加在广州举行的2017年海交会,并与省人社厅签署“国际人才交流与创新中心”合作备忘录。

着眼于助力我省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近年来,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引进海外智力,打造汇聚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的高地,使得广东日益成为我国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发展的首选地之一。数据显示,我省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8万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终身教授等143人,居全国前列;目前,每年来粤工作外国人才15万人次,占全国1/6。 

抢抓机遇 广东对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走在全国前列

2017年海交会期间,乌克兰院士弗拉基米尔·奥坚科受邀赴东莞考察交流洽谈项目。在实地参观东莞理工学院后,弗拉基米尔·奥坚科对媒体表示,两点印象深刻:一是学校购买的设备和装置价格很高,让人非常羡慕;二是中国对于科研的重视令人鼓舞。他认为东莞理工学院的教授和院士的待遇和薪酬,和欧洲比都算高的,他回去乌克兰会为东莞进行宣传,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独联体的教授来东莞工作。

这只是广东与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日益热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抓住独联体国家科技成果国际化转化的机遇,充分发挥在产业、市场、政策、创新、环境等优势,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战略,推动人才引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联合研发,推进先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合作的成效居全国全列。

以乌克兰为例,作为前苏联时代的工业重镇,该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航空、航天等诸多科研领域的科研水平占欧洲和世界领先地位,但受限于该国国内市场较小,产业化能力较弱,很多科研成果很难转化到市场,特别是高精尖的军工、航空、 航天领域遗留的大批先科研成果大部分不能转化为民用产业化领域。另一方面,我省抓住改革开放的先机,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但制造业“缺核少芯”现象比较严重,主导产业中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制造业企业不足10%,关键技术和零部件90%以上依赖进口。

瞄准双方的互补性,早在2009年我省便成立了全国首个对独联体的跨国国际科技合作社会组织——广东-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联盟。一批广东的高科技企业基于对国际先进技术强烈的渴求,立足于产业化,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务实合作。例如,广东世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从乌克兰、俄罗斯莫斯科工业大学引进了 “工模具涂层技术”,经过几年发展,公司建成了高水平的工模具等离子涂层中心,其产品的涂镀质量得到同行的赞誉,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据省人社厅统计,仅2016年以来,通过广东-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联盟的推动,有50多名独联体高端人才先后来粤开展人才项目合作,成功对接70多个科技项目。仅以乌克兰为例,目前,我省与乌克兰巴顿焊接技术研究所、乌克兰新材料研究所、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哈尔科夫技术转移中心等40多家乌克兰著名的研究院所、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合作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电子等众多领域,探索出了“联合研制”、“联合试验验证”、“技术转让”、“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智力人才引进”、“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多种切实可行的国际科技合作方式。

用服务提升软环境 广东成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发展首选地之一

在积极为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助力我省产业升级的同时,近年来,广东还不断提升人才发展软环境,推动出台多项引进人才政策及发展环境政策,力争使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粤安心工作、专心发展、潜心研究、开心生活。

打造广东人才政策新优势。2017年广东以省委一号文形式重磅推出《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着力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率先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培养、引进、聚集各类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真正把广东建设成为人才高地,为推动广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施意见”有很多新招实招,“含金量”很高:比如实施人才举荐制度,人才中介组织、猎头机构和个人等举荐人才,每从国(境)外成功引进1名国家“千人计划”或“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给予举荐者5万元补贴;每从国(境)外成功引进1个“珠江人才计划”团队,给予举荐者10万元补贴。比如,柔性使用海外人才,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充分发挥国(境)外人才的作用。比如,支持我省企业在国(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孵化载体,经评审认定,分三档给予企业5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的引才补贴。

为海内外人才搭建事业平台。从2009年开始实施“珠江人才计划”,重金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先后引进六批162个创新科研团队和122名领军人才,带动集聚5.8万名国内外人才到广东创新创业,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引才品牌。如2012年乌克兰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专家克里夫出·益戈里先生入选第三批广东省领军人才,获得超过600万元经费资助。今年广东对该计划进行优化提升,对入选的技术研发产业化类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的资助;对入选的应用基础研究类团队给予200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经认定的创新领军人才、高端经营管理人才、金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按实际年薪酬收入的1倍给予生活补贴。

为海外人才提供出入境便利。公安部批复同意广东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中,其中6项适用于广东自贸区,10项适用于广东全省(也适用于广东自贸区),涉及面广泛。惠及的群体不仅包括外籍高层次人士、投资者,还包括普通就业人员、留学人员、外籍华人、家政人员等多个领域和层面的人员。与原有的出入境政策措施相比,广东出台的这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有许多突破和创新:一是允许在广东出生或原户籍为广东的外籍华人申请办理5年以内签证、居留证件;二是允许全省范围内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聘雇外籍家政服务人员,满足其家庭生活需求;三是允许因紧急事由来粤就读的中小学校外国学生,申请口岸签证和居留证件;四是降低自贸区外国投资者申请绿卡的门槛。目前,公安部同意将此6项措施推广至珠三角九市及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实施。

与此同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海外人才给予精神奖励。如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通用无机和化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奥坚科院士,由于他对广东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国家外专局授予2009年“国家友谊奖”,十几年间,他几十次来到广东,促成了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十几个项目对华的成功国际科技合作;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主席团国际关系局副局长安纳托利.米罗秋克积极参与与广东的国际科技合作,为广东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合作资源,在广东与乌克兰国家双边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促成乌克兰先进的化工、纳米和新材料技术对广东进行转让和产学研合作,2012年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

根据省人社厅提供数据显示,我省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8万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终身教授等143人,居全国前列;目前,每年来粤工作外国人才15万人次,约占全国1/6,广东日益成为我国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发展的首选地之一。

深化改革 打造全省统一的招才引智网络平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强调引进外国人才智力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月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加快集聚创新人才,打造汇聚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高地。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推进“一个平台、一张网、一张卡、一个驿站”工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粤安心工作、专心发展、潜心研究、开心生活。具体包括:

——健全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建设,进一步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推进信息共享,在各地市和高层次人才聚集地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打造全省统一的招才引智网络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共享数据资源,探索引入社会机构、互联网信息资源,构建多领域集成融合的“人才政策和人才项目需求大数据”,编制“人才地图”,努力将平台建设为集政策宣传、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全省统一、多级联动的网上人才服务信息对接中心。

——落实“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印发<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拟整合政务服务、社会事务、专业服务、市场服务等各类资源,向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颁发具备居住证功能的人才优粤卡,持卡人可凭卡在社会保障、购房购车、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在落户、出入境、长期居留、永久居留、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社会保险、入住人才公寓等方面享受优先便利服务。

——加强人才驿站建设。根据《关于实施扬帆计划人才驿站项目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做好“人才驿站”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全省人才驿站日常运行管理,强化“人才驿站”作为各地高层次人才交流对接平台和服务保障的功能,打造好各地聚集人才的温暖家园。

现在的广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将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姿态,以最大的诚意、以最好的服务、以最优的环境吸引汇聚世界各类优秀人才”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独联体国家合作典型案例

自2015年底至今,广东省对独联体国家的招才引智工作硕果累累,累计对接项目70余项,引进独联体高端人才50余位。

2014年底,广州万力集团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和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共同建立“万力集团中乌精细化工联合研究院”。双方围绕万力集团在涂料、胶粘剂和低碳新材料等领域,尤其是建筑、动车和地铁、汽车、海洋装备等领域用的涂料和胶粘剂的战略布局,通过技术转让、共建联合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形式,建立起万力集团在精细化工领域的产业创新集群,形成万力集团乃至广州重大战略性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根据项目规划,万力集团中乌精细化工联合研究院建设项目是继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项目后,广州市成建制引进乌克兰先进科研力量的又一重大合作项目。目前该研究院在研项目10余项,预计项目成果将在未来3-5年进行产业化,产值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总部位于顺德的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白电产品制造企业。公司曾被一个问题长期制约:空调冷凝器制热时产生滚动角度较大的水珠,水珠附着在铝箔表面,不易滚动流走,导致制热效果较差。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金属和合金物理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谢列茨基·亚历山大提出往铝箔上添加弥散粒子以提高滚动角。为此,中乌双方将共同实施“表面超疏水铝箔”的联合研发,并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2016年谢列茨基·亚历山大博士及其团队已来海信工作近两个月。

2016年,惠州学院与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就“太阳能电池金属薄膜触点”和“芳香醛的纯合成”两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协议。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副校长谢尔盖院士2016年度带领六批次专家团队进驻惠州学院,就太阳能电池金属薄膜触点”项目和“芳香醛的纯合成”项目开展联合研发工作,至此共计已有六批次14人次乌克兰专家进驻惠州,双方在电子、化工两个领域的两个项目已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广东省高校对独联体合作的典范。

广东隽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设计、研发并生产环保废料再生设备的企业。该公司有两个技术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很大程度影响了设备的成本和使用的寿命。经过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焊接系表层工程技术教研室主任库兹涅佐夫·瓦列里教授的“会诊”,初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钨钢合金的焊接。目前主要采用钎焊进行处理。焊剂使用不当是造成目前焊接强度不够,出现裂缝和损坏的主要原因。第二,刀具表面硬度不够,目前每组刀具的使用寿命约为300小时。根据乌克兰专家的初步测算,经过他们的技术进行表面处理和涂层后,刀具使用寿命预计会提高20%左右。为此,中乌双方决定将共同实施“提高固体废弃物资源回收设备的切削刀具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技术工艺”的联合研发。目前,双方已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外方已提供部分样品给隽诺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