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投融资体制为经济活力“松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为社会有效投资拓展更大空间。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进一步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敞开门户将释放更为可观的制度性红利。 本届政府自履新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为经济增长创造动力。从简政放权到从开放更多投资领域,从为小微企业减负到多路并进缓解融资成本问题,一项项举措致力于破除中国经济的体制性羁绊。改革释放的红利也日益显现,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新兴产业与服务业显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成为今后稳增长与推进改革的保障。 投资领域的对内开放成为体制改革的亮点之一。去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铁路、港口、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80个示范项目,公开招标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9月底铁路发展基金正式设立。投融资改革使得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突破体制性障碍进入更多的领域,而民营资本的介入也会加快上述领域改革的推进。 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项配套制度的保障。不可否认,民间资本对投资仍心存疑虑,前期的体制改革遇到新的瓶颈。要想让社会资本安心投资,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配套措施的到位。 面对诸多疑虑和不确定性,2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出了掷地有声的答案。会议一方面继续扩大对民间资本开放的投资领域,另一方面提出大力创新融资方式,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发展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券融资等措施,以解决民间资本的融资难题,保障民间资本的权益,消除民间资本的投资顾虑,增强民间资本的信心。 要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需要不断去除束缚民间资本的体制、机制性桎梏。而随着这些桎梏的逐步去除,经济的活力也会不断增强。 |